推广阅读贵在平时 岂能“一日游”

时间:2016-05-10 08:01来源:大西北网-青年报 作者:郦亮 点击: 载入中...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机构在世界读书日都要想着法子表现出一种热爱阅读的姿态,做各种活动,不管平时是热衷阅读,还是淡漠阅读。但是很明显,联合国当初推出“世界读书日”,并不是要让人们仅仅在这一天读书,而是推广一种阅读的氛围,希望人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现在,在很多地方阅读成为了“一日游”,仅仅是表一个姿态,摆一个样子,这应该引起警惕。


    阅读推广沦为“一日游”


    青年报记者获得了一份某机构将在“世界读书日”当天举办活动的流程。前半小时是领导致辞,接下来20分钟是请一些小学生上台讲他们的阅读感受,并宣读热爱阅读的誓词。而后15分钟“阅读分享区”对媒体开放,供拍照报道(可以想见,那些孩子都是一早被组织过去的,做阅读状)。最后10分钟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的采访。


    如果媒体不加选择地加以报道,那读者可能还以为这个机构是多么热衷推广阅读的事业。但事实上,在平时,记者从未听说这家机构有什么推广阅读的行动,只是他们总是善于在“世界读书日”这样的好日子里表一下姿态,做一场秀。从那份流程来看,整个活动可能连一本书都难以找到(除了在阅读分享区),更不要说读书了。而且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阅读推广不要说是“一日游”,就是“半日游”也是没有的。所以人们不禁要问:“当我们在谈论推广阅读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谈的其实都和阅读没有太大的关系。


    记者注意到,这种阅读推广“一日游”的情况不少。有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告诉记者,从4月22日到4月24日三天,他共受邀担任五场讲座的嘉宾,有一个上午有两场讲座,还需要“赶一下场子”.“我也和主办方说,你们这么突击搞活动,嘉宾赶场子,演讲的质量肯定会下降,读者也难以消化。何不平时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可能效果更好。但是对方说,平时搞活动,谁还会关注呢?”国人做事有讲究“节点”的传统。这当然有切中要害的功效,但是弄不好也会沦为流于形式,热闹一番便收场。


    阅读推广要持之以恒


    一些事情要坚持做很多年才能看出一点成效,更不要说像阅读推广这样的讲究“润物细无声”的事业了。推广阅读不应该仅仅在“世界读书日”,这应该是一份永不落幕的事业。昨天,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举行了一场“麦克尤恩作品翻译谈”讲座,还启动了“我心中的经典译作”征文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虽为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但这其实也是明复图书馆两个文化沙龙的一部分。现有的“幸福读书沙龙”是针对白领读者的,而新世纪国学沙龙主要是针对老年读者,都是一个月办一次。此外还有不定期与星期天读书会等阅读团体举办的读书沙龙等。这些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明复图书馆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上海一个普及阅读的高地。他们对阅读“一日游”的情况保持着警惕,所以总是推出可持续的阅读活动,来提高读者的阅读欣赏水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并非“文化孤岛” 三沙与中国出版集团共建海岛图书馆
  • 公共文化服务不该用商业眼光考量
  • 图书馆设“阅读门槛”不可取
  • 保护古籍 要走心不要看脸
  • 让拾荒者泡图书馆是优雅的文明刻度
  • 书籍腰封制作需深刻反思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