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考古回放丨唐慕容智墓

时间:2022-04-19 22:5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刘兵兵陈国科 点击: 载入中...
  一、墓葬概况
  
  2019年9月27日,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在土地整备时发现墓葬1座,经国家文物局同意(考执字〔2019〕900号),甘肃省文物局协调安排,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威市、县、镇相关单位配合下随即开展了抢救性发掘。经发掘确认,墓主为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
  
  慕容智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岔山村北的山顶之上,东距武威市约35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7°40′51.7″,东经102°22′54.3″,海拔高度2672米。墓葬所在地属祁连山北麓,为局部较为平缓的山间盆地和纵谷结合地貌。墓葬地处南北纵长分布的小山岗上,东、南、西三面为小山环绕,地理位置极佳(图一)。
  
  
  二、墓葬形制
  
  该墓为单室砖室墓,由封土、墓道及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墓向170°。平面形状近瓦刀形,通长23.8米(图二)。
  
  
  封土位于墓室之上,为砂砾与红色黏土混合土。遭严重破坏,局部残存,厚约0.3米。
  
  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斜坡底。通长17.5、距地表深3.5米。填土中包含有碎砖块、木块等,并随葬有墨绘木杆、木构件等,底部散见墨绘画像残砖、调色砖和调色石等,墓门前有整马、羊殉牲。墓道底部墓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壁龛,龛内均随葬彩绘陶、木质仪仗俑群,共计70件(组)(图三、四)。
  
  
  甬道位于墓道北端,为砖砌双层券顶结构,内宽1.2〜1.3、进深2.1米。甬道券门口处安设一双扇木门。因木门结构部分腐朽,门整体由南向北坍塌,平铺于甬道内(图五)。
  
  
  封门位于甬道口木门南侧,为模印条砖砌筑的砖墙,共四道,东西总宽1.4〜1.5、厚1.4、高1.12〜2米。
  
  照墙位于甬道口正上方,宽1.25、高1.65米。照墙上满绘壁画(图六、七)。
  
  
  墓室平面形状近方形,四角攒尖式穹窿顶。南北长4.2、东西宽4.1、残高3.9米。砖室内底用砖纵向错缝平铺一层。西侧设棺床,棺床上南北向顺置一木棺。木棺保存较好,棺头朝北,由弧状棺顶盖、箱式棺和棺座组成。棺木总长2.55、宽0.76〜0.94、高1.05〜1.19米(图八、九)。
  
 
  
  
  
  三、壁画
  
  墓葬照墙上、甬道及墓室内均有彩绘壁画。绘画前在壁上先抹一层草拌泥,后以白灰为底,用红或黑线勾绘壁画,其中照墙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内容主要为双层门楼结构。甬道及墓室壁画多已脱落,从残存部分看,壁墙主要勾绘人物画像(图一○)。
  
  
  顶部白灰底上涂青灰色颜料,再在其上用红、白彩绘画,为星空图,主要有日、月、星辰、银河等(图一一、一二)。
  
  
  四、随葬器物
  
  甬道、墓室及棺内随葬有彩绘陶、木、漆、石、金属、宝石及革制品、纸制品、纺织品等,共计300余件(组)。陶器有罐、盆、彩绘俑(图一三至一六)。
  

 
  
  
  
  
  
  木器有各类彩绘神兽俑、侍俑及床榻、门、胡床、马车、盒、餐具、乐器模型等(图一七至二五)。
  
  
  
  
  
  
  
  漆器有银扣盘、碗、马鞍、弓、胡禄等。铜器有鎏金锁、勺、筷、各种饰件及钱币等(图二六)。铁器有甲胄、镶嵌宝石的书刀等(图二七)。
  
  
  金银器主要为壶、盘、碗、勺等饮食器具及冠饰、腰带饰、数量较多的马具等(图二八、二九)。革制品主要为豹韬、腰带、方盒等。纺织品数量大、品类多,主要为丝织品,有罗、绢、锦、刺绣等(图三○至三二)。
  
  
  另外,墓室西北角、棺内还随葬有数量较多的粮食(图三三)。
  
  
  五、学术价值
  
  1.墓主及墓葬年代
  
  甬道正中随葬石墓志一方(图三四),志文内容显示,墓主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因病于天授二年(691年)薨,于“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终年42岁。墓志载慕容智系吐谷浑国末代统治者,唐敕封拔勤豆可汗、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第三子。该墓的发现,对完善吐谷浑国灭后吐谷浑王族谱系及相关历史问题起重要补充作用。
  
  2.大可汗陵及相关问题
  
  墓志信息显示,慕容智死后葬“大可汗陵”,这是否意味着其父诺曷钵陵墓就在附近,值得高度重视。初步调查和勘探发现,在慕容智墓东5千米范围内发现有数座与之特征相同的墓葬,“大可汗陵”所在及其布局特征、文化内涵等,还需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予以确认。
  
  同时,在距慕容智墓东北约15千米的武威市南青咀湾和喇嘛湾一带,曾先后于20世纪40年代、80年代发掘了大唐金城县主、慕容曦光及弘化公主、青海国王慕容忠等9座唐早、中期吐谷浑王族墓葬。墓葬分布于青咀湾和喇嘛湾的一个小山岗上,坐北朝南,与慕容智墓特征相同。该地在墓志中提及为“凉州城南”“凉州南阳晖谷”“凉州神鸟县界”“神鸟县阳晖谷之西原”,其与“大可汗陵”之关系尚需探究。
  
  3.丝织品与丝绸之路
  
  该墓出土器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其中丝织品类型多样,质地细密牢固,彩色鲜艳,图案精美。棺盖上的黄色织锦见有团窠联珠对羽兽纹,并穿插有宝相花图案,具有长安地区典型的“陵阳公样”特征,反映了唐代精湛的织丝技艺。吐谷浑长期活动于甘、青、新一带,据丝路要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文物,既是唐代丝路贸易的实物见证,也是唐与吐谷浑友好交往的实物见证。
  
  从目前吐谷浑墓的发现来看,该墓为国内发现和发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唐吐谷浑王族墓葬,为研究吐谷浑国灭后吐谷浑王族谱系、葬制葬俗及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是吐谷浑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该墓的发掘丰富和拓展了丝绸之路物质文化资料,对推动唐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关系史、交通史、物质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刘兵兵陈国科王山张伟)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考古回放丨水泉子汉墓群
  • 甘肃考古回放丨田园子石窟
  • 甘肃考古回放丨武威市凉州区亥母寺遗址
  • 甘肃考古回放丨​泾州古城佛教遗址
  • 甘肃考古回放丨​阳关遗址
  • 甘肃考古回放丨​石家墓地·遇村遗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