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贪”酒图“痛快” 划拳行令追求身心愉

时间:2011-12-26 17:18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江南人喝酒,吟风弄月小口斟酌,“雅”为先;东北人喝酒,大碗倒大口吞,“爽”为先;而生长于苍茫大地的西北人喝酒什么为先呢?虎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兰州多家酒店发现,西北人饮酒岂止是“爽”和“雅”了得,那叫酣畅淋漓的“痛快”:吆五喝六、划拳行令、肝胆相照、义结金兰……

  常“驰骋”于酒桌的女酒家宁女士告诉记者,西北人喝酒就图痛快,一定要喝到“不醉不休”才算尽兴。

  有人说,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文化自酒诞生起,就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兰州市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王祖国说,西北人爱喝酒、能喝酒,无论婚丧嫁娶、升官发财、小孩满月都要喝几盅,以表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于是在这里的酒桌上便有了“无酒不成席”的劝酒话。

  但西北酒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不是“有宴就有酒”这么简单,更大的魅力来自酒桌上划拳响声震天、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以酒会友和以酒论英雄的气氛。

  “临时有些事儿,路上还堵车,我先自罚一杯表示歉意”。来兰州“百家姓土坛子民俗大酒楼”参加朋友聚会的张家吉迟到了,他双手举杯自罚一杯。

  在西北,饮者都自觉“遵守”着“宴席开始后若有客迟到,迟到者便要自罚喝酒致歉,迟到的时间越长罚得越重;如若在饮酒期间有人将杯中酒未喝干净,也有罚酒的“潜规则”。

  迟到的张家吉今年56岁,地道的西北人。他说,罚酒只是一个热身,真正的“角儿”是划拳,也就是所谓的行酒令,但酒令有雅俗之分,市民普遍划的都是“哥俩好”之类的俗令,雅令那是文人墨客的事情。

  张家吉说,划拳之前,主人会举杯阐明今日宴席的事由并致谢,然后轮流坐庄划拳,划拳分大小拳两种,小拳一般为女士及不会大拳的业余者所用,真正的酒家划的都是大拳。

  “哥俩好”、“三星高照”、“四喜发财”、“六六高升”……夜晚的兰州,各个饭店、酒场都能听到气壮如牛的拳声,好酒的兰州人就在声声划拳中化解了往日的恩怨,许下了肝胆相照的宏愿。

  “七个人六瓶酒,八个人七瓶酒”这是流传于兰州本地、对兰州人酒量的描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兰州白酒市场的异常丰富。

  王祖国说:“从我们经常和南方人打交道来看,兰州人喝酒豪爽、善饮,从酒量上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女酒家宁女士表示,酒不仅能驱寒养生,它在表达人之常情和社交礼仪方面都有教化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每一个“驰骋酒场”的人同时体验到手、口、心的快感,达到身心愉悦,总之就是痛快。

  今年春节,来兰州看望亲戚的唐山人李龙军曾在这座城市生活多年。他对兰州人喝酒的最大感受是“在我的记忆里,兰州的各大广场经常有厂家做的大幅白酒广告——红色氢气球上挂着大幅红条,红条上还写着促销语,这在别的城市很难看到”。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 “可爱的中国”之柯尔克孜族:这里的人们和猎鹰有个约定
  • 甘肃山丹军马场现“万马奔腾”壮观场景
  • 走进三江源丨“飞阅”三江源:壮美通天河
  • 甘肃敦煌秋游“人气爆棚”
  •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