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渡镇兴盛从西周开始

时间:2011-12-27 19:40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金代

  西安的大街小巷里,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吃——秦镇米皮。秦镇为我们所熟知,也许是从秦镇米皮开始的。然而,秦镇丰富的内涵,远远不止米皮这样的小吃。

  秦镇全名叫秦渡镇。一听名字便知道此地曾经是渡口。秦渡镇位于户县县城东约13公里处,距离西安、咸阳各25公里。这座小镇,正位于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西岸,渡过沣河,便是长安县的地界了。在地图上,秦渡镇看起来是户县向东伸出的一角,北、东、南三面都与长安相邻。

  秦渡之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贺福怀先生一直对秦渡镇很痴迷,他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秦渡镇最早的辉煌,是从西周开始的。贺福怀说:“依照明清时期的《户县志》,和我多年的考证,西周丰京的位置,应该在秦渡镇。”尽管如今的丰镐遗址在长安县斗门镇、马王镇一带,不过,秦渡镇人似乎更愿意相信秦渡镇的历史是从西周丰京开始的。原秦渡镇文化站站长,户县县志办的王景民先生也持这种观点。

  本文无意讨论古时的丰京究竟在哪儿。不过,即便秦渡镇不是丰京,它也是离丰京非常近的京畿之地。这里临近河流,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没有道理不成为早期古代先民居住地。

  “秦渡”二字得来的很早。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的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率领文武百官,从京城长安前往草堂寺聆听高僧鸠摩罗什讲经说法,在沣河与洨河交汇后一公里处的沣河西岸用船做桥,设立渡口,从此,这里便得名秦渡。还有一种说法,在姚兴之前的姚苌皇帝时期,政府为了沟通沣水东西两岸,发展农业生产,设立了渡口。

  渡口的设立,打破了沣河东西的阻隔,使秦渡镇成为东西交通要冲,东来西往的商旅逐渐在这里汇集,秦渡这块地方,渐渐形成了集镇的雏形。

  如今的秦渡镇,仍然保留着过去的街道布局。西街、北街、南街共同构成丁字形的空间格局。王景民认为,经历了唐代二百多年的顺路设街,临街建房,秦渡镇这种丁字形的格局,从唐代起便固定下来。

  镇的兴盛离不开繁荣的商业贸易,秦渡镇当然也不例外。经历了宋、金、元的发展,秦渡的商业繁荣,街道也逐渐扩展。镇的规模也就逐渐形成了。有的资料上显示,金代,秦渡已经为镇。

  城墙里的“秦渡镇九楼十三堡”

  秦渡镇最大的改变,是在清代。清以前,秦渡虽然有镇这个实体,却没有城墙来保护。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当时的县令下令在秦渡镇筑起城墙,以保护这里商户和人民的安全。后来,人们不断修补城墙,各段城墙逐渐连接起来,到了光绪年间,秦渡镇的城墙最终修补完毕。秦渡古镇的城墙上,有五座城门,西门、北门、南门、土南门、大南门。秦渡镇没有东门,是因为秦渡镇的东边紧临沣河,东边的城墙既是墙,又是防洪的河堤。在镇内,商业铺房顺着三条大街的走向依次排列,街面以石条铺设。居民的房屋则多位于背街偏巷。秦渡镇临水,所以防洪排涝便显得尤为重要。四周的城墙用以抗洪,镇内则修有若干涝池,外围的城壕也可用作排水防涝。

  修缮好城墙的秦渡古镇面积约有1.5平方公里。镇内除了南、北、西三条大街外,还有薛家堡、高家堡、连城堡等13个村堡。同时,在镇内相继兴建了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火神楼、玉黄楼、腊八楼等九座楼,由此,产生了“秦渡镇九楼十三堡”的说法。这九座楼,也成为秦渡镇的九大景观。如今,走进秦渡镇一些老旧的街边小店,还能看到墙上悬挂着泛黄的“秦渡镇九楼图”,可见九楼曾经在秦渡人心中的位置。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的九楼如今已无一座存留,不能不叫人遗憾。

  除了有名的“九楼十三堡”外,秦渡古镇里还曾有道观、寺庙十几处,甚至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戏楼竟有三座之多。然而这些古迹,现在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只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关帝庙大殿仍然保留着。许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关帝庙,如今改名为“极乐庙”,虽然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已被拆毁,不过气势最宏伟的大殿却保留了下来,大殿一旁破损的石碑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庙宇曾经的格局,这里曾经的规模不小。

  除了这座建筑精巧的庙宇,秦渡镇曾经宏伟的城墙也只留下了些许痕迹。户县文物管理处的陈军民主任告诉记者,十几年前,秦渡镇的城墙仍有大部分保存完好,“可近些年的发展太快了,原来城墙里的空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城镇的发展。”随着城墙的倒下,一座座新式建筑顺着老街向外扩展。如今的秦渡镇老城墙,只保留下了东部沣河沿岸,以及南部的一段。

  不能错过的秦镇米皮

  如今,秦渡镇最让人留恋和称道的,也许要算仍然保存着古朴风貌的老街了。北、西、南三条街道,构成秦渡镇的丁字形格局。这样的格局,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虽然北街两边的房屋都已改造,不过西街和南街仍然保留着许多老房子,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感受到北方商镇的风貌。

  秦渡镇西街上很热闹,至今仍然是镇里一条重要的商业街。两边的店铺经营着各种各样的日用百货、食品小吃。街边的建筑则多是二层,大都仍保留着传统的样式。越靠东,街道越窄,而老房子也越多。许多商铺的屋檐下,都有精美的砖雕、木雕,显示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和富裕。南街仍保留着曾经的土质路面,街边的店铺仍然保存着古旧的风格,凉皮店、面馆、杂货店、肉铺……在秦渡镇颇负盛名的米皮店、黄酒馆都开在这里。

  来到秦渡镇,除了感受它的古风古韵,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地道的秦镇凉皮和黄酒。百年前的木质老房里,一张八仙桌,一碗米皮、一个肉夹馍,再加一壶黄酒,这就是标准的秦镇式午餐。秦渡镇的凉皮有名,是因为他不同于关中其他地方用面做成的面皮,秦镇的凉皮是由大米制成,而制作凉皮的大米,正是产自秦渡镇本地。秦渡镇紧临沣河,水资源充沛,王景民说:“过去,秦镇的地都是水田,种的都是水稻。”秦渡镇米多,这也为酿酒提供了原材料。所以,秦渡镇曾经的酒坊、酒馆也不少。除了凉皮和黄酒,秦渡镇的风味小吃还有肉浇米饭、豆腐脑、炒米饭、灶糖等等,花样和种类繁多。尤其是灶糖,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每家都会用灶糖祭灶神,祭拜完毕,大人便将灶糖分给孩子们,王景民说:“过去,每年的这一天,孩子们都会一边嚼着粘牙的灶糖,一边唱着‘灶爷灶婆吃糖瓜,再过六天过年啦’的儿歌。”

  关中到巴蜀古道的商贸重镇

  秦渡镇不仅以它的特产闻名,过去,这里还曾是关中到巴蜀古道的一座商贸重镇。虽然秦渡镇正式被称为“镇”是在金代,但它作为沣河的一处重要渡口,很早就是连接关中南北的要道,所以,秦渡镇作为集市、商品集散地的历史要早于金代。到了明、清、民国时代,秦渡镇的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西安一些在四川有生意的商号都在这里设有驿站,用于货物的中转。

  曾几何时,这里商贾云集,各地杂货、土产山货、粮棉肉油的集贸交易甚至比户县县城还要兴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商贸体系。明代的史书就记载,秦渡镇里人来车往,以山西和河南的商人最多。到了清代,秦渡镇甚至成为户县境内商贾、车辆最多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来自山西、河南等敌占区的商人,到秦渡镇避难、谋生。处于敌后方的秦渡镇,商贸活动得以超长发展。据王景民考证,民国时秦渡镇的三条大街上,仅粮食店就有12家之多,杂货铺20余家,中药铺12家,酒馆4家,制麻、制皮、造酒、染坊、酿醋、照相馆、理发店、裁缝店等手工作坊多不可数,山货土产收购店9家,这些店铺将山货土产收购后,批量运往外地或市面销售。客商除了陕西人外,还有来自山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的商贾。

  每个农历的双日,是秦渡镇逢集的日子。如果遇到农历四月初八,或是八月初六的秦渡镇传统古会之日,镇子里更是热闹非凡。卖艺、杂耍、相命、说书、唱戏、博彩等各项民间活动齐聚镇里。镇里最繁忙的时候是每年的“腊八”过后,王景民说,每逢此时,镇里的集贸活动达到了高峰,街上的店铺、摊点日夜繁忙,肉市、菜市更是热闹非凡,每天拂晓开市,到晚上八九点钟仍迟迟不散。可见当时秦渡镇的繁盛。

  本文参考王景民《秦渡古镇》,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安古镇》,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贵州神秘苗族:从活人坟中复活的夜郎后裔
  • 中华文明该从何时算起
  • 从考古展现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
  • 甘肃清水:从轩辕故里寻觅华夏文明源头
  • 北京从康 演绎一段传奇的藏汉情缘
  • 酒泉金塔首次发现齐家文化遗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