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鸟髻时尚

时间:2014-01-21 09:31来源:新疆都市报 作者:阿迪力·阿布力孜 点击: 载入中...

鸟髻

 

  将一只鸟装饰在头上,也许会在现代的时装发布会上见到。可是在一千年前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就出现过将鸟装饰在头上的风尚,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的一件女泥俑证明了这一点。


  这件彩绘女俑头部用泥捏塑而后施以彩绘,头部以下为木质,雕刻十分简单。面部却刻画得十分精美,女俑额际间用红彩绘有四瓣花组成的纹饰,弯弯眉毛下是一双丹凤眼,脸部施红妆,脸颊两侧绘有弯月形纹饰,俨然一位千年前的时尚美女。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女头顶上的一只鸟儿。鸟儿卧于美女头顶,黄底上用黑线描绘出羽毛。尖嘴曲颈,展翅欲飞,十分生动。不难看出,这件女泥俑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千多年前吐鲁番流行的时尚发髻。


  发髻是我国古代中原汉族人民的主要发式,商周时期无论男女都以辫发为主,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发髻的现象逐渐增多。发髻在新疆汉代的墓葬中有零星发现,而且形制单一。自南北朝以来,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发髻也深受西域各族女子的喜爱,到了唐朝更加盛行,并且变得丰富多样起来,但头上装饰鸟的发髻仅此一例,我们暂且称其为鸟髻。鸟髻的出现和数千年来西域古代先民对鸟的崇拜有一定联系。在早期社会中,世界各地都有崇拜鸟的习俗,古代新疆也不例外。如罗布泊地区楼兰古墓出土的距今3800年的“楼兰美女”就戴着一顶插有雁翎的帽子。1985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在且末扎滚鲁克墓葬中发现了2800年前的各类帽子,其中就有一顶鸟头状尖顶毡帽,出土时镶有12根羽毛。呼图壁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中刻画着300多人,他们头戴的尖顶帽上也插有羽毛。


  古代殷商华夏族普遍崇拜玄鸟,《诗经》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后来对玄鸟的崇拜化入到衣冠中,从秦朝开始宫中妃子们头上插凤钗,就与秦始皇的祖先崇拜鸟有关。到了汉代,皇太后、皇后在祭祀时要戴凤凰形象为主的冠饰。到了明清之际,民间在举行婚礼时,汉族女性还要戴上“凤冠”.清代维吾尔族女子喜欢用羽翼装饰皮帽,如《西域闻见录》记载:“女帽冬夏皆用皮,而插鸟翼于前,以为美观。”哈萨克族人把猫头鹰视作勇敢、坚定的象征,所以哈萨克族妇女喜欢把猫头鹰的羽毛插在高高的尖帽上,表达了她们对猫头鹰的喜爱。


  不难看出,先秦时新疆居民头上插羽的现象比较普遍,流露出他们原始、淳朴的爱美天性,也有可能是他们捕获飞鸟后一种成就感和喜悦心情的表露。这件鸟髻女俑和古代先民对鸟的喜爱有一定的关系。但要把头发梳成鸟的形状很难,需要借助其他材料。用自己头发以外的东西装饰而成的发髻叫假髻,又叫“义髻”.《新唐书· 五行志》曰:“贵妇以假髻为首饰。”197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墓中就发现了一副用麻布作衬形的假髻。唐人除了用毛发编成假发之外,还使用木质、纸质的假发。如史料中记述杨贵妃在安史之乱时仓惶出逃,京师童谣唱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将假髻抛至河里而不沉,这个“抛”字说明杨贵妃所戴的假髻可能是木料制成的。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中原妇女曾流行将鸟的形态作为发髻,惊鹄髻就是一种被文人形容为“离鸾惊鸪之髻”.这种发式在晋代就已出现,《古今注》中记载:“魏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惊鹄髻。”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的这件女俑头上是否就是史籍中记载的“惊鹄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过这件装饰鸟髻的女俑寓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希望幸福鸟降临自己的头上,表现出唐代西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火焰山下惊见绝色睡美人
  • 阿斯塔那的唐风遗韵
  • 阿斯塔那墓咏叹
  • 引领时尚的西域乐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