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阳光灿烂,我们驱车从阿克苏市出发,前往温宿县境内的天山木扎特冰川下的木扎提河流域,踏上了东陵玉探访之旅。
驱车走了100多公里后,过了破城子,一片秀美的风景映入记者的眼帘:群山逶迤,绵延不绝,清澈的木扎提河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河边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这条山道就是木扎特古道,也被称为夏塔古道、唐僧古道。”同行的温宿县旅游局工作人员说道,顺着这条古道往北走80公里就可到达东陵玉矿。
汽车在崎岖的山道上前行着,来到距东陵玉矿十几公里的地方,车子无法前行,于是我们走下车,开始沿着木扎提河岸边向上游的东陵玉矿徒步而去。
越往木扎提河上游,路越难走,有很多地方被洪水冲坏,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横亘在路上,踏着青色的乱石滩,脚下的山石使我们磕磕绊绊,气喘吁吁。实际上,我们脚下的路已经不能算路。放眼四周,山连着山,白云在远处模糊了天与山的界限。
我们艰难地走着,发现有三三两两的维吾尔族人在木扎提河边结伴采玉、采奇石。听他们讲,在木扎提河河床边很容易找到被洪水冲下来的东陵玉石和各种奇石。他们一般把采来的东陵玉石和各种奇石卖到乌鲁木齐、喀什、库车等地。
“选择采玉的地点和行进的方向非常有讲究。”一位名叫艾合木提·艾沙的采玉者说,他们找玉的地点基本上是在河道内侧的石滩--河道由窄变宽处以及河心沙石滩上方的外缘。这些都是水流由急变缓的地方,有利于玉石停留。行进的方向最好顺着水流,以便发现卵石中的玉石。
我们从采玉人身边走过,发现其中大多是维吾尔族采玉人,他们头戴皮帽,个个皮肤黝黑,腰里挂的除了铁钩,就是干馕。
“有玉石吗?”我们问。艾合木提·艾沙立即从口袋里掏出几块形状各异的小玉石,让我们欣赏。艾合木提·艾沙说,在河里拾到的玉石一般都不太大,大的仅同乒乓球般大小,小的跟蚕豆差不多。有时还能拾到拳头大小的玉石,那是非常难得的。不过,再往上走50多公里,有个东陵玉矿,有很多玉石,但那种玉石没有长年累月在河水中浸泡的玉石好看。
山回路转,木扎特谷地变得宽阔起来,白皑皑的天山雪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壮美。
走着走着,一大片浅绿色、墨绿色的石头突兀在我们眼前,我们被一块块巨石惊呆了:大的石头足有50多吨,小的也有上千公斤,但颜色与常见的山石不同,都呈墨绿色。
“这就是东陵玉。”旅游局工作人员说,东陵玉被称为海洋石或东陵石,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学名是沙金石,是水晶家族的成员。东陵玉目前有绿色及红色两种,大多不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绿色的东陵玉曾被称为印度翡翠,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属石英岩。
一队马队出现在我们面前,为首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看我们对东陵玉感兴趣,就主动下马来到我们面前。
“我小时候听我祖父说,这里的山中埋着宝贝。”这位名叫赛买提·依不拉音的老人说,他从小就在这片山谷里以放牧为生,常常经过这里,有时还在这里住上几个月,从他记事起,他就觉得这里的石头与其它地方的石头不同,因为,在有太阳的大晴天里,这些石头一天内会发出不同的色彩,美极了。
赛买提·依不拉音说,在这片山沟里,老百姓沿木扎提河拾玉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主要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冲刷暴露出来的东陵玉。特别是每年夏秋洪水过后,不少沿河居民也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在河床上边散步边找玉。拾玉人往往光着脚,手执木棍铁铲,弯着腰,沿河在卵石滩上漫步前行,一旦发现有玉,不管是什么颜色的,一律刨出,塞入口袋。邻近路过的行人见此情景,也都跃跃欲试,挽起裤腿,走进河床,开始拾东陵玉。
“木扎特谷地的东陵玉基本上都是翠绿色的,翠绿色代表着欣欣向荣、生机盎然、丰盛、富足、美好。”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据说,绿色东陵玉在疾病治疗上运用得很成功,常被用来治疗心脏以及眼部疾病。
他说,木扎提河上游所产的东陵玉名噪一时,其品质可与世界闻名的和田玉中的绿玉相媲美,两玉成分相同,而成因不同;东陵玉细腻致密,且坚且韧,雕琢成器,典雅清新,是高档装饰的佳品。此外色泽美丽、温润的东陵玉还可以加工成为玉佩、图章、脸谱、手镯、戒指等。在温宿县木扎特谷地的东陵玉矿,很早就有当地的居民开采玉石,但规模很小,加上开采技术落后,出材率低;产品加工追求数量,缺乏精雕细琢,影响到了玉石的价值。1988-1989年,自治区有关单位对该矿进行了普查,探明东陵玉矿石储量近百万吨。目前,温宿县已经制定了开发木扎特谷地东陵玉矿招商引资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过不了多久,这片宝藏就会被开发,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