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8亿亩耕地红线本身,人均只有一亩三分地,与世界上人均耕地相比还不到一半,不保的话,大家最后都没饭吃。你们不晓得吃不饱饭的痛苦,3年困难时期,粮食珍贵,路有饿殍,我在路上就亲眼看到过5个,倒在桥底下的,马路边的,田坎上的。
本文摘自《南风窗》2011年第24期,
《南风窗》:努一把力是什么意思?听起来就好像是运动员在跑道上作最后冲刺一样?
袁隆平:我们说真要实现1000公斤,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良种、良法、良田。良种是个核心,良法和良田是外因,良法是手段。三良配套,必不可少。
《南风窗》:因为地域环境和各种因素的不同,普遍推广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实现同一个亩产水平?
袁隆平:900公斤、1000公斤是从科研角度来讲的,大面积生产,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因为我们这个示范田、试验田都是选了最好的田,还有其他最好的条件,什么技术条件、物质条件,还有人工管理,都是非常好的,这个示范田可以做到,大面积的几万亩就不可能有这个条件。一般是打折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我们打7。5折到8折。900公斤推广后,大概是650到700公斤这么个水平。
18亿亩红线一定要保
《南风窗》:杂交稻对于化解粮食安全风险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袁隆平:我们中国因为种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第二期超级稻(亩产800公斤)如果推广到1亿亩,又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就我们水稻来讲,生产的速率高于人口增长的速率。我们按一年人口增加1000万来算吧,我是“90前”,还有9年才“90后”,9年后当我们的人口增长了7000万,我这个亩产1000公斤的也赶上了。
我们国家每年增长的人口大概是1000万左右,专家估计到了2030年就平衡了,人口就不增不减了,以后就要降下来了。有一篇文章说1500年之后,中国一个人都没有了。最先没有人的是澳门,大概在几百年之后就没有人了。他是按现在的这个出生率和死亡率推算的。这是一个可能性啊。
《南风窗》:一直有人主张废除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减少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这样一来又怎么能抵御粮食安全风险?
袁隆平:提高单产之后,人口在增长,土地不会增长的,所以这个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保,绝对要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一突破就完了。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那怎么得了呢?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18亿亩耕地红线本身,人均只有一亩三分地,与世界上人均耕地相比还不到一半,不保的话,大家最后都没饭吃。你们不晓得吃不饱饭的痛苦,3年困难时期,粮食珍贵,路有饿殍,我在路上就亲眼看到过5个,倒在桥底下的,马路边的,田坎上的。他们讲黄金贵,黄金贵你拿去又不能吃,有什么用呢?
贸易上,现在我们出口一些大米,也进口一些大米,但粮食绝对不可能完全靠进口解决的,哪有可能呢?
“杂交水稻推广不快”
《南风窗》:超级杂交稻的推广状况怎么样?
袁隆平:超级稻分一代二代三代,现在把第一代超级稻推广出去,去年的数字是种植面积340万公顷。包括中国以外的国家,全球有六七个国家大面积应用杂交稻,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最后是美国。美国去年是600万亩,不光是发展中国家,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种我们的杂交稻,美国水稻种植面积只有1800万亩,有1/3是我们的杂交稻,增产比他们当地品种高20%到25%。
有利因素是国外急切需要我们的东西,而我们的品种在那边表现的确很好。我们在马来西亚种了4年了,一亩地两亩地小面积地种,他们当地的品种最高产量每公顷只有4。5吨,我们的产量是7吨到8。25吨,那是最高的。相当于每一公顷可以增产1。5吨到2吨,也就是每亩增产100公斤啊,他们非常感兴趣。非洲就更是,他们当地品种的产量每公顷只有1。5吨到2。5吨,我们在那里随便就达到6吨,高的八九吨,在马达加斯加,在利比里亚,因为我们杂交稻有利的方面就是增产,他们很需要的。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