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不单我思考,许多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乃至文化官员均在思考,也不单是现在思考,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有人思考,只要还有戏剧在,这个问题就回避不了,就会一次又一次的被人们提遛出来进行一番探讨。因为现实题材戏剧对于戏剧的存在价值、存在意义至关重要,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繁荣就不会有戏剧的繁荣,没有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突破就没有戏剧的突破。
长期以来,戏剧在低谷中绯徊,最本质的原因是戏剧对现实社会失去了干预能力,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并没有多少关系,作品所着力塑造的人物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已产生了较大的疏离,戏剧对改变社会生态,构筑道德高地以及营建人们精神家园的能力也在逐渐降低。更加令人忧心的是,我隐隐感觉戏剧的立场正在不经意间发生着悄然的改变,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戏剧的立场应该而且必须是人民的立场,但现在的戏剧并没有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而是变相的仍在为政治服务、为社会管理者服务、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为金钱和权势服务,正因为是立场的改变,因而不少作品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缺乏应有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换句话,也就是严重的脱离现实,脱离民众,脱离时代。
上海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谁都知道,当今的中国社会处于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时期之一。可是,我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看不到中国前进的宏伟身姿,更看不到中国百姓为这一前进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看不到他们为这一前进所付出的重大的代价,看不到为了继续前进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我们的许多创作,对于国计民生,民众疾苦,对于寻常百姓的欢乐、希冀、烦恼、不幸,对于他们生存的困境与精神困境,态度冷漠,缺乏表现的热情、冲动和欲望”。我认为他的观察是准确的,他的归纳是实事求是的。
我们的戏剧到底要给谁看?回答是肯定的,给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戏剧?毫无疑问是那些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深层矛盾,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人民的诉求、关心人民的疾苦,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抚慰,情感的渲泄,道德的感召,精神的提升,灵魂的净化的戏剧。你不关心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不反映民众的愿望,群众的呼声,人民的诉求,人民凭什么要热爱戏剧!因此,戏剧要想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羸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剧作家必须重新回到人民的立场。
重新回到人民的立场,就是想为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为人民群众之所急,体现在创作中就是你反映的生活要为人民群众所熟悉,你所使用的语言要为人民群众所喜欢,你所着力塑造的人物要让人民群众找到自已的影子,你所抒发的情感要能与人民群众产生广泛共鸣,你所传达的思想要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新的启迪,你的戏剧作品所产生的整体力量,能使人心向善,在人民群众面对生存困境和精神迷惘时,能够通过我们的戏剧释疑解惑,伸张正义,鞭挞丑恶,揭露黑暗,唤取光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美好健康的方向发展。戏剧应当具有干扰生活的能力,戏剧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供人娱乐和消谴。重新回到人民的立场,就是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思想感情,自觉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我们的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此,党和政府的立场也应该就是人民的立场。这是一致的,但在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有没有不一致的时候呢?肯定会有,若是没有,现在哪来那么多的群体性事件?当不一致的时候,戏剧应该怎么办?我想我们的戏剧仍然应该理所当然的站在人民的立场,发出自已的声音,从而使我们的党和政府这些方面引起格外的重视和警醒,尽早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伟大的时代应该有伟大的戏剧作品来反映,来记述。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说:“舞台艺术的繁荣在我国当代文化创新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占有主体性地位”。戏剧是舞台艺术最重要的部分,而现实题材戏剧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与观众内心情感对应关系的艺术方式。时代需要更多的现实题材戏剧。“长久以来,近代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占据了戏曲现代戏作品的半壁江山,命题作文和高唱主旋律、以英模人物为主角的现代戏也有不少,但真正描写现实生活,触及到社会弊病和百姓精神生态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引自2011年8月1日《中国文化报》王立元《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戏》)。为什么剧作家只写先进模范人物。而少有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的戏剧作品?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剧作家并沒有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而是顺从了长官意志,迎合了时尚风潮,过多的考虑了自身的成败得失。在这一问题上,陕西剧作家陈彦说得好:“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果历史传统题材只关心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现实题材只关心劳模精英、成功人士,就会严重脱离人民大众。戏曲这种草根艺术,从骨子里就应流淌为弱势生命呐喊的血液。如果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忘记了为弱势群体发言,那就是丢弃了它的创造本质和生命本质。”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不是问题,无非是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相结合,使我们的戏剧更加符合今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剧作家的立场问题以及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最近,新闻界正在开展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觉得戏剧工作者也应该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只有你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你才能发现新问题,抓住真矛盾,产生新灵感,只有你的心始终与人民群众紧紧贴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起深厚的思想感情,你才会有为人民立言,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多出精品力作的澎湃激情与冲动!
作者简介:江洪涛,男,1964年生,江西兴国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编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戏剧创作,有大型戏剧作品曾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中国戏剧文学奖”,本人曾获文华编剧奖,文华词作奖,优秀编剧奖等多个创作单项奖,有小戏小品曾获中国剧协“全国百优小品电视大奖赛”二等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在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发表大、小剧本多部,广播剧《卖山花的小姑娘》(合作)、《中秋月圆》等多部作品在全国、省、地各类比赛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大量文章及其它文艺作品散见全国各类报刊、杂志。现兼任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