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对于赵振英来说,1937年给他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那一年夏天中日双方的军队在北京卢沟桥发生激战,“七七事变”改变了赵振英的人生轨迹。
赵振英:我记着是7月,我高中念完是6月30号,我们那时候有会考,高中以后毕业要会考,会考完了6月30号我就回到家里了。7月7号,我就在家里的时候听说卢沟桥事变,我就从家里通县走回去,那时候没有车了,走回到北京来,那时候北京城门都关了,只留一条缝,出入人要检查。这个北京城里边,各个主要路口都是砌上碉堡,就准备跟日本巷战。那时候29军大概,日本人是恨29军,29军也是有一股跟日本人拼的意思。
陈晓楠:“七七事变”发生的那一年,赵振英只有21岁,那个时候,他正在准备投考大学,但是战争的爆发,让他难圆大学之梦。此时,偌大的华北,已经难以容下一张书桌,赵振英怀揣着母亲交给他的三块大洋,踏上了最后一列驶离北平的列车,南下连云港,去投奔在那里担任税警总团团长的黄杰将军。
赵振英:那时候前前后后到了有一百多人,黄杰准备留我们在他这个税警总团里工作,同学们不愿意,同学们说还是希望到军校去受正规训练去。所以他派一个人送我们到江西星子县,就是庐山脚底下,洞庭湖边有一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特别训练班。这个特别训练班原来是蒋介石训练一些军政人员的地方,那有一个学生队,我们就到那入了学生队,那等于军校了。
解说:不久之后,日军进逼武汉,大战在即,赵振英跟随学校前往四川。
赵振英:我们搬到四川丰都,我们到了丰都我们就受训,一年多快两年了,军事知识基本上能掌握一点了,所以我们到那以后,四川那时候高中以上学生集训,那时候全国都有这种组织,就是高中以上学生集中军事训练。我们到四川,最初的时候,就是参加四川学生集训总队,当区队长,就是排长了,一般部队上当排长,当区队长,就是管理受训的,那时候叫大学生呢,还是。在重庆学生集训部队,我到现在记住这地名叫鱼洞溪,重庆鱼洞溪学生总队在这个地方,都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的,还有内地迁到重庆去的大学生们。后来啊,学生集训完了,就没有学生集训总队了。我那时候呢,还想念书,念大学,这是梦想啊,这是梦想。可是呢,一方面家里也没有联系,没有钱。另外一方面,三、四月间离大学考试还有好几个月,这个不好过,没有钱,这怎么样一个人生活呢?同时那时候重庆基本上天天空袭,日本人空袭,我们要跑警报,最后我就决定到部队去吧。
陈晓楠: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赵振英前往湖南,在洞庭湖畔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54军。因为有军校的背景,赵振英被留在54军的军部参谋处工作,不久以后他跟随着54军南下韶关,阻击日寇北犯。1942年在54军军长黄维的安排之下,赵振英调往了战斗部队,在14师担任40团第一营的少校营长。14师是国民革命军的王牌部队,历任师长也大都声名显赫。
赵振英:钱大钧、陈诚当过14师师长。他们都是很看中这14师,他们对这14师的使用也很慎重。就是说用它来多半是做预备队的。预备队就是说,哪地方打紧了,用它马上顶上去就可以决定一些问题。预备队都是好一点的,你一上来就打散了,那它就解决不了问题了,所以14师是这么一个,因为它有比较好的一个基础。
解说:1942年南下粤北,1943年移师云南,1944年降印度,1945年挥师江西。赵振英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最终在湖南的芷江迎来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就在1945年8月21日,日本人前往芷江洽降之后不久,赵振英所在的14师接受了一个重大任务,收复南京。
记者:当时到南京是怎么去的呢?
赵振英:坐飞机,这个我倒还记得清楚,坐了三个多小时飞机,我们是先到的,我们的部队先去的,到南京大校飞机场下飞机。大校飞机场那周围有农民种田,他们知道我们是国军,到了飞机场下飞机了。他们都拿着镐头、锄头什么的,一边挥舞着手,表示欢迎我们。
解说:这个时候,日本虽然已经宣告投降。但是侵华日军并没有解除武装,赵振英还记得,在南京街头,他还不时地能看到全副武装的日本军人。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