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简称《喜羊羊》)、《熊出没》,称这两部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此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年内出台《国产电视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等方面做出严格限制。
童年,似乎已经离自己很久远很久远了,远到早已记不得那一年穿过什么款式的花裙子、跳过什么花样的皮筋;童年又似乎很近很近,近到提起《机器猫》《黑猫警长》《米老鼠》就好像是昨天才看完,今天还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争论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
一直觉得80后是最幸福的一代,不必像父辈一样提起年少便是"上山挖野菜"的忆苦思甜。我们的童年,虽没有iPad,却有每天傍晚定时守候的"机器猫"的陪伴,虽不能刷微博、微信,却也在看着《葫芦娃》《黑猫警长》的激动与感动中,慢慢"正能量"的成长着--因为无法加速跳到下一集,甚至觉得每天的等待期待也是一种美好。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喜羊羊》怎么会被贴上暴力失度的标签?想起曾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90后的"脑残"小媳妇模仿《喜羊羊》中的场景,闲来无事用平底锅狠拍自己老公,导致家庭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扬子晚报》也曾报道过连云港市3名不足10岁的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伙伴做"绑架烤羊"游戏,最后导致哥哥全身40%特重度烧伤,弟弟全身80%以上特重度烧伤。
很多时候,人们提及动画片,普遍都认为这是孩子们专属的"儿戏",但在国外,动画片也是分级的,成人动画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在日本,《蜡笔小新》就属于发行、播出受限制的成人动画,但在中国,有些咸湿的"小新"却是谁都可以看的。面对一些"小新"化的小朋友,让幼儿园里的老师哭笑不得。有网友也说,"我小外甥看《熊出没》,现在真成了一个熊孩子,光是跺下脚就能把大他一岁的孩子吓哭,不管是谁他都敢打,幼儿园的老师都无奈。"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喜羊羊》的出现是中国动画片进程上的一道光,其实不然。现在,中国动漫的成人化已是大势所趋。因为越来越多的成人也愿意在动漫中寻求娱乐、放松、新奇,找回童真和童趣,或许这对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和壮大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儿戏"中的成人化信息却无疑会给年幼的孩子们造成不当的影响。其实《猫和老鼠》也未必不暴力,看《白雪公主》长大的,也未必就会以为后妈都是恶毒的。问题不出在暴力上。无论是网上流传的"嫁人当嫁灰太郎",还是剧中的诡计、粗话,都太像成人了。"喜羊羊"太生活化,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有学校有同学,不过是披着羊皮的人罢了,孩子们分不清动画与现实的区别。既想赚取成人的那部分票房,又想披着"动画片"的外衣,力求"老少皆宜"就势必会造成"两面不讨好"的窘状。其实动漫和电影分级的呼吁声已有很多年,却一直迟迟不见相关部门的回应。如今,广受好评的喜羊羊已经不再喜洋洋,人们是不是也该敲响警钟,不能再把动漫当"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