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算备选“非遗”联合国:最古老的计算机

时间:2013-11-04 08:52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算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31日宣布,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于年底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包括中国珠算在内的31个项目备选列入"非遗"目录。


  根据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所有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都必须符合这一定义。


  "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遗"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三个保护序列。

 

 

  中国第五大发明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备选名单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DNA".

 

 

  中国"非遗"37项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其中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剪纸等29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活字印刷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7项列入急需保护非遗名录,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非遗优秀实践名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对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中国的非遗保护走在世界前列。


  她说,非遗保护对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至关重要,在文创产业中政府每投入1元就会带来3元的回报。非遗保护不仅能够强化中国的民族认同,成为社会的黏合剂,同时还会增强普通百姓的文化保护责任意识,使中国社区文化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张晓峰:怀揣“武侠梦”的“非遗”传承人
  • 非遗保护不是官员政绩工具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发展古琴艺术不能“述而不作”
  • 端午,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 被动消极保护不了非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