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美国产女不必上纲上线

时间:2014-02-19 09:20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谢伟锋 点击: 载入中...

柴静

 

  据某媒体微博消息,柴静自《看见》一书大火后一直芳踪渺然,近日记者终于再次看见了柴静,她已从“柴女神”变成了“柴妈妈”,生下一女宝宝,与家人一起返回北京。而在媒体的封面上还写有“柴静美国产女,抱女回国全家亮相”的字样。


  之前,从众所周知的“老男人饭局”走出来的柴静,已尝尽了作为舆论话题被调侃的滋味。所以,有一段时间这位人比黄花瘦的知性女子也一度在媒体镜头前边缘化自己。留给大家回味的,依然还是那本在各大网络书店中高居销售榜前列的《看见》。而我们再次看见柴静的时候,却已经是从美国产女归来。


  之所以媒体应景地提炼出这条新闻的关键词--“美国产女”,那是因为这样的标题有着断然的点击率。果不其然,网络跟帖对此是“蛙声一片”.大部分声音都认为,作为公知和精英的代表人物,柴静却在美国产女,他们实在不能接受,因为这和柴静总是站在第一线为民众鼓与呼的形象不符。


  其实,关于名人在哪里产子,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老谋子在“超生事件”中,就曾以孩子国籍为反击点,宣称没给孩子上美国户口,将来还是中国心。不过,尴尬的是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买账,人们所争议的依然是既得利益者是否能僭越社会底线的问题。而按理说,这次柴静国外产女并非什么错事,但却有不少人感到酸溜溜。


  酸葡萄心理固然有之,但最根本的还是很多人的民粹心理使然。他们对柴静的定位是“路有不平事,便见柴静影”.而很早之前,网络上也有一段不知道真假、署名是柴静的“你们究竟是什么人”的微博段子很火,加上其“央视最穷主持人”的“别称”流传甚广,各种贴合民粹的因素集合在一起,一时间柴静的拥趸甚众。而人们似乎忘记了柴静只是央视一档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而已。


  赴美产女这事,放在以前似乎动静也大不起来,不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热映之后,那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也在一些人心中挠痒。而他们对于精英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国外去,由最初的失落感,进而引发某种程度的不爽。


  同样是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把爱妻送到美国治病,却博来了绝大多数的好感。不管怎样,作为央视主持人,去美国享受一下某些医疗服务,也并不是啥稀罕事。而其后代属于哪国国籍,其实也并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如果这事都需要来强调什么立场或者站队的话,那未免太过上纲上线。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柴静去哪儿”为何动静这么大
  • 大众对柴静的关注已失控
  • 名人出书的责任
  • 闾丘露薇再谈电视记者:不动声色的煽情像麻药
  • 宁财神评“砍柴事件”:闾丘批评柴静不太公平
  • 谁在柴静的客厅先伸出第一只该死而癫狂的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