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大使训练班”

时间:2014-07-07 08:30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春 点击: 载入中...

  1949年年底,苏联、朝鲜、蒙古、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向这些国家派驻大使成为燃眉之急。


  据《中国那些年》记载,当年,一批声名赫赫、屡建战功的将军和地方干部,经过逐级选拔,从全国四面八方云集到了北京。外交部办公厅订下了位于北京前门外的新华饭店、解放饭店,让这些日后的大使们连同家眷一起集中住下,大使训练班就此开始了。


  训练班设在位于外交部街33号的中国外交部所在地,一楼的老礼堂就是他们的临时课堂。在这里,从穿西服打领带到吃西餐、跳交际舞以及各种外交礼节,这些未来的大使都要逐步熟悉掌握。


  外交部办公厅一位副主任负责学习班的具体组织工作,他请来各界专家和学者,给训练班的未来大使们讲述国际法、外交史、领事条约、外交文书、《联合国宪章》、外交特权与豁免……还请专家教大使和大使夫人们跳交谊舞。为了让大家学会跳舞,外交部东楼小礼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个周末都举行舞会。


  训练班的成员们为了学习西餐就餐礼仪,还专门去北京饭店观摩服务员是如何摆台、上菜、斟酒的,跟着他们学习如何使用刀叉,如何喝汤、让酒、布菜,如何尊重女士等等。后来担任驻马来西亚、苏联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的王幼平回忆说:“授课老师要求我们,吃西餐时如果吃着骨头了也不能往外吐,吐出来就不雅观,所以吃西餐时千万别把骨头吃到嘴里,我们都把骨头当地雷一样看待,特别小心。”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新中国的龙年记忆
  •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接生婆:推广普及新接生法
  • 看看新中国第一本驾照是怎么考的
  • 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从宽处理令顽石点头
  • 周恩来反对大建楼堂馆所
  • 金日成时代的朝鲜核战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