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不是“我”

时间:2014-10-17 08:30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古代的“我”与现在的“我”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短兵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八戒扛的铁耙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我”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三角刺砍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保全的。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指“我们”.“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再也没有变动过“我”的意思。据《文史博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代身份证如何证明我是我
  • 古代“另类”春联:吕蒙缺“一”少“十”构思妙
  • 我国古代有哪些“时尚”运动?
  • 中国古代十大忽悠高手
  • 古代的年号是怎么回事能否重复使用?
  • 朱元璋是倡导白话文第一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