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广东肇庆网友发帖称,自己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出版的英语课本里出现了大量广告内容,引起不少网民热议。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教科书中夹带广告的情况确实存在。(央视10月21日)
“英语课夹杂大量广告”,当然非常不应该、不合理。首先,从直观形式上看,将牟利性质的商业广告夹杂在公共公益性的学生教材之中,就显得非常不和谐,明显有损教材应有的严肃规范性和神圣性;更重要的是,大量广告入侵教材,更可能会妨碍干扰其“教书育人”的正常教育功能的发挥,甚至造成“误人子弟”的严重后果。这诚如有专家指出的,“教材里面出现广告,对孩子的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哪些是广告,哪些是教材上编写的内容”.
“教材夹杂广告”之所以会一路畅通无阻地涌入学校首先是与教材质量负有“把关”职责的教育行政部门把关不严有关。依据《义务教育法》,“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很明显,如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能严格把关,拒绝出版选用“夹杂广告”教材,出版部门根本就不可能敢于在教材中“夹杂广告”.其次,“教材夹杂广告”现象的存在,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把关失职,也与目前中小学教材管理体制的高度垄断化行政化密切相关。一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编撰、出版实际上主要由少数几家机构垄断,教材种类十分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教材竞争;另一方面,在教育行政化背景下,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学校、教师、学生,事实上也没有什么选择权,即便面对“教材夹杂广告”,也无权“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