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2日说,人工智能科技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确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不过要警惕其过度发展,因为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工智能或许预示着人类最终被超越。霍金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
人工智能灭绝人类?
由于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霍金需利用一台机器与外界交流。受智能手机输入法启发,美英两家科技公司合作,为霍金的电脑“量身定制”,设计出一款新的打字软件,使这位科学家的“说话”速度提升一倍。这种软件就利用了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可“猜测”使用者的思维,推荐下一个可能用到的字词。
当天在这款新软件的发布会上,霍金坦承人工智能的初步发展已证明了其有用性,但他担心这类技术最终会发展出与人类智慧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机器。“到时它(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
今年5月,霍金曾与另外几位科学家为英国《独立报》撰文,称人们目前对待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不够认真”.“短期来看,人工智能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谁在控制它。而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将取决于我们还能否控制它。”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霍金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过于悲观。他们指出,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会完全掌控这类技术的发展,而要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充分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霍金“说话软件”将免费开放
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制的电脑软件与他人交流。开发这款软件的美国英特尔公司2日宣布,将在互联网上向有需要的残障人士和研发者免费开放这套软件。
英特尔宣布定于明年1月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霍金使用的“说话软件”.这套软件将开放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并根据使用者需求改写。
霍金以面部肌肉操控软件,完成打字、与他人对话等活动。他“说话”时,面部肌肉动作被安装在眼镜上的红外线传感器捕捉,信号传送给电脑,转化为文字,由声音处理器“发声”.其他使用者可以根据各自需要,选择以触摸、眨眼、眉部动作等方式操控软件。
霍金21岁时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医生当时预计他只能再活两年。如今,他已72岁高龄,仍在工作。他使用这套软件近20年。
英特尔过去3年间对软件进行了升级,打开一份文档的速度从几分钟提高到大约10秒,还新增附件等功能。研发人员原本还打算把声音处理器发出的声音换成较为自然的人声,但霍金坚持沿用原先“略像机器人”的声音。
全球运动神经元疾病和四肢瘫痪患者总数大约300万。参与开发和测试这套软件的工程师拉马·纳赫曼说:“这套软件能够帮助更大的残障群体,因此我们决定开放它。”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