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正式退休,引起各界关注。11日下午,敬一丹在北京为新书《我遇到你》举办首发式,回顾20多年新闻从业生涯,敬一丹表示,媒体人的角色是职业的沟通者,亦必须直面一些让人纠结的难题:“‘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
谈电视节目:《焦点访谈》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相伴走过多年,更曾站在电视前沿直播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每天黄金时段的《焦点访谈》,寄托了亿万人对社会公正的向往,敬一丹真诚朴素的主持风格亦很快赢得观众的喜爱。
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正式退休。这个关节点,被很多媒体人感叹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的确, 《东方时空》改变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第一个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开播并达收视巅峰……敬一丹坦率的表示:“我有幸赶上了广播的高峰,赶上了电视的高峰,还赶上了新闻节目的黄金时代。《焦点访谈》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回忆,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在那个时代,我们面对未知与空白,用’填补空白‘的方式都可以获得很多掌声。”敬一丹特别感慨的回顾在电视行业中经历的“第一次”,“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财富。同时这个记忆不属于我一个人,也是电视发展历程的记录。”
同样,作为《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等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敬一丹的新闻理想亦在新书中坦诚相见:记者是什么?在敬一丹看来,记者是瞭望者、发现者、检测仪、孜孜以求的揭露者:“’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
“媒体人的角色就是职业的沟通者。”敬一丹也是如此定位自己,“我们亦必须直面那些让人纠结的难题。”
谈新闻行业:媒体的格局每天都在变
除了当主持人,多年来从事新闻行业,敬一丹也是一名记者,她要和新闻发言人打交道、和相关领导打交道、与社会各阶层的人打交道……总结起来,敬一丹说,媒体素养其实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记者这一行,行万里路,阅无数人,和很多人萍水相逢而又擦肩而过。”
回顾20多年的记者生涯,敬一丹认为,有一些她当年关注的话题至今热度未减,“我们在推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耐力和韧性。同时一定要看到观众中的智慧和判断力,这样我们才能在表达中留下足够的空间、与观众产生共鸣。”
作为一名媒体人,敬一丹同样看到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它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她说,有的传统媒体人有过这样的表述,即“媒体的格局每天都在改变”:“如果看不到这种改变的话就看不到明天”.
退休后,敬一丹要做的事情仍有一部分离不开传媒行业,但是她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期待能以另外一种更新鲜、轻松的方式从事这个行业,“现在我会做一下自媒体,比如开个公众号,现在我对很多新东西还在体验中,得向年轻人学习。至于如何运用……那是明天的事儿。”
敬一丹曾表示过,非常敬佩一位报人前辈,能够在六十岁退休的时候为自己订一个“30年计划”:办一份报纸,出几本书。至于她自己,倒还没想过这么久远,“我需要先过一个间隔年,定定神,再摸索出最适合我的计划,得先有个’五年计划‘吧。”
聊同事:他们推动我前进 白岩松是能够看到远方的媒体人
在新书中,敬一丹记录了可爱的同事们,比如水均益、白岩松等人。在她看来,白岩松确实是一位能够看到远方的媒体人,“我经常能够在跟他交谈时受益,因为相较之下我可能看不了那么远,做事情就不会特别具有前瞻性,所以我乐于跟这样的同行交谈”.
所谓“能够看到远方”,从白岩松建立“新闻私塾”中似可略见一斑:白岩松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挑选了十名在读研究生,每月一天相聚,一个以往没有过的研修方式就此开始。敬一丹透露,自己也曾经去旁听过白岩松的课:“小白多次劝我做类似教学,但我反复权衡,觉得自己目前能力准备仍有不足,所以迟迟未做。不是谁都能办得了这样的’私塾‘.”
正是这些同事给了敬一丹莫大帮助。她回忆,刚刚进入电视台,在一派青春和创新的跃动中,央视的燃情岁月犹如马拉松赛跑,自己是被“裹挟”着前进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这些同事,我不可能这么长时间走在最前沿,他们总是给我一种推动,我想偷懒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