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救了苏东坡的命

时间:2016-05-31 08:01来源:大西北网-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宋朝科技发达和对干部严格要求很有关系,中国四大发明三项出现在宋代,不是偶然的。文中说到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就在屠刀即将举起之际,宋神宗猛然想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最后只好强压内心的怒火,主动说服御史,把苏东坡贬官降级了事。苏东坡也因这条老规矩,从黄泉路上捡回了一条命。”碰巧笔者在查阅“浮一大白”时看到苏轼的“乌台诗案”,与上文所说略有不同,是说苏轼为“浮一大白”立规矩。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贬湖州。苏辙深知老哥的毛病,提醒他防着“北客”(“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苏轼如果只写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凤凰山下雨初晴”,倒也无妨,不该看见枝叶茂盛的桧树,就想到自己,直抒胸臆:“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


    苏轼到任三个月后,便被押回汴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自知将死,他安排好后事,给苏辙写了感情真挚的“遗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可朝野上下都说苏轼不该杀,连王安石之弟王安礼都对神宗仗义执言“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此时又赶上宋神宗的祖母太皇太后病病歪歪,神宗想大赦犯人为祖母求寿。太皇太后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于是苏轼获释,被贬黄州。


    苏轼领教了官场的险恶,心灰意冷,便立“浮”(罚酒)的规矩:“是时约孙觉并坐客,如有言及时事者,罚一大盏。虽不指时事多不便,更不可说也,说亦不尽也。”有《赠孙莘老》诗:“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莫谈国事”严肃到“举白便浮”,这不仅仅是诗人的不幸。这里说朝野上下都认为苏轼不该杀,是民意;起决定作用的是宋神宗他奶奶,顺乎民意;宋神宗是就坡下驴。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讲了这件事。如果是宋神宗慑于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而放苏东坡一马,是取另一个角度,皇帝能够自省也是不错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苏东坡被小顽童考验即兴吟诗
  • 苏东坡以谜答谜
  • 学者谈苏东坡:敢为老百姓讲话与办实事
  • 苏东坡缘何爱搓足心:足底穴道防病又强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