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这件事情,最怕的就是作秀,弄虚作假,坑骗公众。而据《成都商报》等媒体报道,一批伪慈善直播团队,跑到四川凉山做“公益直播”.目击者称,他们随意找到村民,把钱发到手里,拍摄完再收回,5根铅笔,拍完留下2根,三四个鸡蛋,拍完留下1个。其目的,就是为了吸粉赚钱。其吝啬、计较、狡猾,令人发指。他们在凉山做了几个月的直播,直到10月份被曝光,包括“杰哥”“OK哥”“狼王”“黑叔”“山东梅姐”等。
伪慈善的直接后果,很快就反映出来。当地人已经不再相信“外面来的人”,“如果有陌生人来(村里),不要和他们说话。”.慈善的旗号立竿见影地臭街。当然,伪慈善还欺骗了更多的公众,在直播媒体上树立的热情与仗义形象,最终被证明是获取名利的工具。这些对社会慈善事业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当许多真正的热心人捐款捐物希望帮助他人的时候,却发现被利用,为作假当了垫脚石。
中国的慈善事业,可以说还处在发展阶段,慈善的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根基依旧脆弱。这个时候出现的“批量”作假,无疑是对慈善行业的抹黑,对真正的慈善工作,也有着“拉黑”的效果。若任由其蔓延,将会彻底失去公众信任,对整个行业都是打击。
应该注意到,这一次假慈善、诈捐,是成群结队的活动,出现在某些直播平台上。网络直播平台,一直是有争议的新事物。它本身很受受众欢迎,但因为自身底线太低,曾经出现过多种问题。比如直播涉黄、低俗,就引起过很强的社会反响,招致相关部门的严厉措施。然而,按下葫芦起了瓢,这边涉黄等问题刚有收敛,那边又搞起了假慈善。这不得不让人质疑网络直播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前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到底有没有心思诚信地、善意地为公众提供服务,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管好自己?
都说种种怪象的根源,都是资本在作祟,大家为了挣快钱而不遗余力,跌破底线,但实际上,各种违法、欺骗的手段,也是对资本的欺骗、透支,正把这个本应欣欣向荣的事业引向死路。
所以说,直播诈捐不仅仅是“伪善”,而且是“真恶”.
《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行为多有约束,各种监管措施很多。然而,目前来看,这些搞诈捐的伪慈善主播们自组的团队,打的是“擦边球”.他们根本不可能是在民政部门注册过的正规组织,当然也会想办法逃避《慈善法》的约束。这就需要真正想捐款捐物的人擦亮眼睛。
首先就要看这些人有没有做慈善的资质,是否属于合法的慈善机构,其次,还要知道,在网络上,眼见未必为实。直播时言之凿凿,镜头关闭后发生了什么,更需要跟踪关注。对于那些人气暴涨的热门主播,更应该多留一些心眼儿,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他们是怎么走红的,在走红的过程中,搞没搞小动作,做没做假慈善。否则,自己的打赏,恐怕都会变成对虚伪者的鼓励。
很多教训都摆在那里,慈善事业坚决不能和商业行为挂钩,否则就会出问题。
目前,这些“批量作假”的主播,基本都已被封号,在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封号只是对他们行为的否定,让他们自以为得计的目的落空。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查和追究其法律责任,比如是否存在诈骗行为,是否涉及散布虚假消息欺骗公众。让弄虚作假者受到法律的惩处,才能让后来者警醒,也才能让慈善变得安全,真正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