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位居全国前列的文物大省,所拥有的众多珍贵文物,大都呈现浓郁的地域特色,在许多方面其他省区罕能与之相比。其中,历史价值最高,在世界文化史上闪异彩的,当首推秦汉简牍。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汉字是书写在绢帛和简牍上的。绢帛因贵重,且不宜零散割裂,故普遍而大量使用的汉字载体是竹木简牍。由于早期纸张质地粗糙不便书写,而且产量也小,所以,即使在造纸术发明之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简牍仍为主要书写材料。实际上,直到晋代以后,简牍才完全被纸所取代。
所谓"简",指用竹或木切削而成的具一定长、宽、厚度用以写字的薄片。一般是每简写一行,偶有两行者;字数则因简的长度及字形大小而异,少者数字,多则数十字乃至百余字。若干简编联起来即成"册"(也写作"策")。唐代学者孔颖达疏《左传》时说:"单执一札谓之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甲、金文中之"册"字为象形字,正是将放多简用细绳编联后卷起的样子;"典"字为双手捧册状,表示对书册的敬重。通常一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存放时以末简为轴,字朝里卷起来。这是我国书籍的最早形态。所谓"牍",实即长方形的薄木板。未书字者曰版,书字者曰牍,又名为"方".《仪礼·聘礼》云:"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也就是说,当书写内容较少,不超过百字,不须联简成册时,即可写在牍上。此外,还有觚、签、封、检、符传等多种形制。
甘肃东部战国时乃秦国腹地,西部在两汉一直为边防要地。境内长城绵亘,烽燧相望。甘肃又是丝绸之路的中心段落,长时期发挥着中西文化交流主通道貌岸然作用。因此,在唐代以前,甘肃地区不仅军政公文往来频繁,民间的经济、文化也相当繁荣,乃至《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这是甘肃拥有大量古代简牍的历史背景。甘肃气候干燥。降雨量小而日照长,又多沙石地层,故埋于遗址或墓葬中的木质品,虽年代久远而不朽腐。这是甘肃大量古代简牍得以保存至今的环境条件。据粗略统计,近百年来甘肃共有约65000枚简牍面世,占全国出土汉代简牍总量的六分之五。它们大都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时代跨度自战国至西夏,内容有日书,诏书法令类,屯戌制度类,官使任免、军纪、赏罚类,日常公文类,名籍、饯粮,器物簿类,诉讼爰书类和杂记类等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些简牍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研究工作日益深入,涌现出一批专业学才,形成了一门国际性显学,甘肃省也因此而享有"简牍之乡"的美誉。
甘肃简牍不仅数量巨,跨时长,而且材质繁杂,形制多样,使我们对古代简牍风貌,能有较全面的认识。甘肃简杞就地取材,以木质为主,有松、云杉、红柳、水柳、白杨、胡杨等。关于简札规格,文献记载说一般有三种长度:汉尺二尺四、一尺二、八雨。而甘肃所出简册则尺寸不一,远非上述三种长度所能包容。以今制言之,最长者达56.5厘米,最短者不足4厘米(编册题签),以22.5至23.5厘米者为多(约合汉1尺)。宽度则在0.7至2.6厘米间。木牍形制更不统一,虽大致均为长方形,但长宽之比差距很大,有的甚至呈楔形,显系任意制作,无定则可循。从文字书写角度说,字体涵盖了真草隶篆各种汉字形体,而以端庄俊秀的隶书和简洁流畅的章草居多。观赏者从中可充分领略我国各种书体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甘肃简牍不仅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古文字学和书法史领域中难得的实物依据。限于篇幅,下面介绍两种简牍。
一、经籍写本《仪礼》简
出土于武三城南约30华里处的新华乡汉墓群6号墓。这是一座夫妇合葬的小型单室土洞墓,下限当在新莽时期。木简顺置于男棺盖前端,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69枚,编为三册(今以甲、乙、丙分称之)。简长约56厘米,相当汉制二尺四寸,这正是古籍记载当时抄写儒家经典的标准简长。宽度约在0.5至0.9厘米间。制作精细,正面打磨光滑。甲、乙本四道编纶,丙本五道。从编痕书写空越的情况可知,乃先编后写。每简正面书字一行,甲本每简容60字左右,乙本每简百余字,丙本为竹简,每简20至60余字不等。这组简牍的甲、乙、丙三种版本,具体内容是:甲本为现存世《仪礼》17篇中的7篇,即"士相见之礼"、"服传"、"特性"、"少牢"、"有司"、"燕礼"、"泰射",并有经、记、传,共有简398枚;乙本仅存"服传"1篇,并有经、记、传,共有简36枚;丙本仅存"丧服"1篇,并有经、记,无传,共有简34枚。可见,此非《仪礼》全本,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习诵的传抄本。
《仪礼》是先秦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详细记述周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各项礼仪和准则,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制度、习俗和道德规范,为贵族子弟们人仕前的必修教科书。西汉礼学属今文经学体系,那时《仪礼》称作《士礼》,是由鲁国着名学者高堂生传授下来的。据《汉书·艺文志》载,到西汉中、后期,礼学分化为戴德、戴胜、庆普三家,三家皆立于学官。东汉时经学的今、古文学派斗争十分激烈,至玄方择取今、古文之长,融两大学派于一体。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清代刊本《直三经注疏》中的《仪礼》,就是郑玄的注本,它兼容今、古文,已非西汉立于学官的三
家所传《士礼》之原貌。这份简册《仪礼》,所陈梦家先生考证,系未糅合今、古文之前的、西汉后期立于学官的今文经本,即高堂生嫡传后仓氏本。这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手写经籍,在版本校勘、经学史演变及古文字形体研究等方面,均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仪礼》简册由许多书手抄写,在书写水平与走笔风格上各有千秋,其中自有不少简率之作;但总体上说,书写得很认真,结构规范,字态端正,不乏古代书法珍品。文字形体已完全摆脱篆体框架,笔姿扁匀,蚕头燕尾逆入平出,已具成熟隶体的雍容气派。
二、简牍医着《治百病方》
本简78枚,长23至23.4厘米,宽一种0.5厘米,一种约1厘米。每简容35至37字,三道编纶,先编后写。木牍14枚,长22.7至23.9厘米,宽1.1至4厘米,无编痕,多两面书写,每面容字2至6行不等,行字最多者33字左右。大部分保存完好。编简尾题"右治百病方"五字。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中医基本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疑难病症等诸多方面。收录各类方剂30多个,使用药物上百种。对病名、症状、应服药物组合、用量,药物炮制、剂型、服用方法以及针灸穴位、针刺深度、留针时间乃至生活禁忌等,都作了详细说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