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峪关市西南隅的嘉峪山麓,有一座古老巍峨的关楼,墙垣雄伟,楼阁高耸,飞檐凌空,这便是象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嘉峪关。嘉峪关北面,合黎山、马鬃山冈峦起伏;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间有水草的戈壁滩。嘉峪关就建立在嘉峪关山谷间的咽喉要地,人称"天下雄关".
嘉峪关关城是一座略呈梯形的宏伟建筑,周长733.3米,高11.7米,面积3.35万多平方米。由内城、瓮城和外城组成,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内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在二门内北侧,有砖铺斜坡马道,直达城顶。东西门外,有瓮城围护,城门南开,不与正门径通,使关城更为幽深肃穆。出西瓮门10余米,有道长方形重关,巍然耸立,与关城并肩,叫作罗城。罗城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必经之门,上题"嘉峪关"三个雄颈大字。
关城上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并列对峙,气势壮观。这三座城楼,两座是内城上的光化楼、柔远楼,还有一座是重新修复的嘉峪关楼。各楼均为三层三间式,高约17米。每层楼周围有廊,红漆明柱,雕梁画栋,飞阁凌空。内城四角都建筑了两层式的角楼,楼周围有砖砌垛口,形如碉堡。南北城墙中段各建通廊式敌楼一座。城顶幢幢楼堡,四通八达。
罗城南北连接着沿起伏的山冈伸延的长城。罗城东边建有"闸门",上有闸楼,北边有一座烽火烟墩。罗城东面沿坡边围成一个广场,这里原是当时出入关口,有驿站、街道、商店、住宅,遗迹尚存,还有明清时代建筑的关帝庙、文昌阁、戏楼。进入关城内,还可见到清代游击衙门府、夷厂、仓库、井亭等建筑。
西出关门,约百十步,便见一座大石碑,碑上刻写着挺拔奇颈的"天下雄关"四个大字,为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甘肃总兵李廷臣书。嘉峪关城楼上也悬挂着匾额"天下第一雄关",为清朝左宗棠驻节肃州整修时所书。
现在的嘉峪关,最初兴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征虏大将军冯胜下河西,选"九眼泉"西北坡上,置关首筑土城。嘉峪关的建筑,从选择地点到建成为坚固原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多年。明洪武五年筑的土城,就是现在内城夯筑部分,有关无楼。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西门)顶修建嘉峪关关楼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以及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端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西北防务时,采取肃州兵备李涵及诸执事众议,上书朝廷,修筑边城。随后,由李涵监筑,大兴土木,与新声码等九堡一起增筑城垣,加固城堡,增修敌楼墩台等,并修筑了一道长城,南起祁连山脉文殊山南半腰的卯来泉,经穿关城东北,直到野麻湾,长达百里,在沿线建筑墩台。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万里长城西端的这些关隘,明嘉靖十九年,巡抚陈卿出巡至此,奏设守官兵。在当时属长城九边重镇中的甘肃镇肃卫指挥。嘉峪关素有"河西第一隘口"、"长城主宰"、"天下雄关"之称。嘉峪关形势险要,《元史》称之"河山襟带,为羌戎马,所谓西陲锁钥也。由近而论,面瞰雪岭,背倚长城。临水亭潆于左,嘉峪峙于右。内有讨赖、红水之潆洄,外有黑河、白湖之环绕。群峰拱卫,虎踞豹隐。虽兼沙卤,丑杂戎番,而泉香、土沃、草茂、牧肥,具此形胜,足以有为矣。"
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西行途中登嘉峪关,饱览关城雄姿,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中第一首诗曰:"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嘉峪关城气势雄伟,坚牢非凡,经600多年风霜雨雪,巍然挺立。有楹联赞曰:"张骞通西域达大宛丝绸之路两千余载世世代代传佳话;冯胜巡河西建雄关长城尽头六年来风风雨雨经沧桑。"嘉峪关城墙建筑十分精工。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城墙分两次建成。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时,用黄土夯筑高约6米。嘉靖十八年加固关城时,又加高3米。外侧用土坯垒砌,中间填以砂石混合黄土,再加以砖砌垛墙。传说,当时筑土城用的黄土,要筛选后铺在青石板上烤干,再掺入丝麻和灰浆混拌,有的甚至要渗入糯米浆夯混拌,有的甚至要渗入糯米浆夯筑,以增强粘结力。工程完工后,在一定的距离,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入了墙体,就要返工重筑。直到箭头碰壁落地,才证明坚固合格。
登上嘉峪关,人们都爱去寻觅西瓮城阁楼后檐台上的一块古砖。传说,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有一位工匠师傅叫易开占,接受工程任务后拟定了设计方案,准确地计算出用料数。按此施工结束后,只剩下一块砖,据说还是主管承修的官儿为了加害能工巧匠们只好商定,说那是一块不可缺少的"定城砖".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古代能工巧匠超人才智的景仰之情。
以嘉峪关为中心逐就组成的防御体系,十分严密。关城南北两翼有明墙暗壁长城,如巨臂向两旁伸出。向南凭藉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横走山腰沟壑,蜿蜒七十余里,直插卯来泉堡以南的南山中。向北爬上黑山山腰,峭壁如削,攀登异常困难。嘉峪关附近有踞险之堡城,有名的卯来泉堡、野麻湾堡、新城堡、石关峡堡、野麻湾堡、新城堡、石关峡堡、双井子堡、黄草营盘等,分别修筑在"塞上要险之处".附近的长城墙上城台甚多,三五里一台,骑在城墙上,下筑基与边墙平,内外凸同数米,中层空豁,四面有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下发炮火,敌矢不能及,敌骑不得近。附近烽燧墩台星罗棋布,相互了望。关西一路有15个墩台,关东一路有12个墩台,关东北一路有29个墩台,关南一路有10个墩台。墩台专司烽烟,传递军情,并传害命信,保护屯耕,保护行旅、商贾、邮驿的安全。有烽火药味台直通敦煌和新疆各地,及时用烽烟报警,不至贻误军机。
嘉峪关一带,早在魏晋时期,农牧业生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随之文化艺术也趋繁荣。近数十年来,当地魏晋墓出土画砖像砖和其他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耕种、狩猎、养蚕、放牧和起居行乐等情景。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千百年来,"祁连山下草,寂寞少人烟",老百姓生活凄惶。在关内城东光化楼北墙的一角,用一块石头撞击,便可听到清脆的、像是燕鸣般的啾啾响声,人们叫它"击石燕鸣墙".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过去有两只燕子筑巢在嘉峪关城内。一天清晨,两只燕子像往常一样,相伴飞出关外觅食。夕阳西下时,雌燕在前,雄燕在后,向关内飞回来。不料,当雌燕飞进关城后,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黑,雄燕被裹在风沙中,迷失了方向,待找到城门时,关门已经紧闭,多方飞扑,不得入内,碰墙而死了。关内的雌燕日夜悲鸣。用石撞击墙体所发出的啾啾声,像是这只燕子的百年遗恨。实际上,这里由于这儿两道墙结构严密平安,三角形地带又能呈喇叭状,所以音响效果特别好。只是由于旧社会嘉峪关前一幅满目疾恶如凄凉的图景,使人们自然地编织出"击石燕鸣墙"的悲惨故事。这正反映了民谣所说的:"一出嘉峪关,眼泪要流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出关容易进关难。"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