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虞集撰文,巎巎书丹,赵世延篆额。三人皆为元代汉族及色目人、蒙古族名臣大儒,三人杰作汇于一碑,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团结的精神。斯碑原在武威市永昌镇圣容寺高昌王纽林的斤墓上,清乾隆间尚完好。后,其上半被农民截作石磨,下半埋在地中。1933年有人掘出残碑,置武威县教育馆。今存武威文庙。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残碑高182厘米,宽173厘米,厚47厘米。碑阳楷书汉文,残存27行,行残存41字。碑阴为回鹘文,存上下5列,间有横线隔开。均自右至左竖刻,52行,叙述回鹘人的起源与流派。此碑右侧刻有隶书题跋,记述发现此残碑,移置教育馆予以保护、以存国粹的经过。碑首雕蟠螭,残高130厘米,宽180厘米,厚52厘米。根据此碑文全文及今存汉文字体大小推断,碑身加碑首、碑座,通高应在6米以上。
虞集(1272——1348),字伯生,人称邵庵先生,四川仁寿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书法家历官国子助教,集贤修撰,官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与修《经世大典》。谥文靖。着有《道园学古录》。
巎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康里(今属新疆)人,故称康里巎巎。书法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忠。
赵世延,见《雍古氏家庙碑》。
此碑碑阳记高昌王及其祖先之事。天顺元年(1328年),高昌王帖睦儿补花拥立有功,元文宗拜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为表彰帖睦儿补花祖上六世效忠元蒙王朝的功勋,元文宗诏令树碑。至顺二年(1331年)虞集受诏撰文。元统二年(1334年),帖睦儿补花在其父纽林的斤墓上树碑。此碑反映河西民族融合的历史,证实永昌镇为元代永昌路的治所。为研究元代文学、语言文字、书法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