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连搭乡寇家沟有位农民,于公元1982年9月交给县文化馆一套钱范。据说这是他在公元1980年挖地沟时发现的。钱范上“大泉五十”的字样表明,这是新莽王朝时期的一件珍贵文物,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范模。分为模和范两种。模就是模具,模上钱币的文字都以阳文正写,是用来铸造范的模型,多用铜或石料制成。范是直接用来铸造钱币的模具,范上钱币的文字都以阴文反写,范面都有沟槽,以便灌注金属熔液,多用铜、铁、土或滑石制成。不过,战国时期的金属货币,都用范直接铸成,用模制成范再大量浇铸,是西汉中叶以后的事情。
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墓中出土的铜贝来看,我国铸造金属货币大约始于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已经到处通行。不过,因为那时我国处于分裂状态,所以货币的种类也十分繁杂,其中主要的形制有铲形(布币)、刀形(刀币)、方形(爱金)、椭圆形(蚁鼻钱)、圆形(环钱)五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布、刀、贝等币,统一了全国的币制,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二十两);铜钱是下币,单位是半两。铜钱为一种方孔圆钱,正面铸有“半两”二字,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从此以后,方孔圆钱便成为我国铜钱的固定形式。
西汉初期,法定货币也是黄金、铜钱。黄金一般都铸成“金饼”,大的每饼重一斤,小的每饼重一两。铜钱仍继续铸用半两,但嫌旧钱笨重,不便携带,改铸为轻钱,比如,吕后二年铸的半两钱,实重只有八铢;文帝五年铸的半两钱,实重只有四铢。至于民间私铸的钱币,分量更是越来越轻,有的半两钱实重不足一铢。汉武帝继位后,对币制进行了改革,禁止民间私自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并于元狩五年废除半两钱,改行五铢钱。五铢钱也是方孔圆钱,但方孔有外廓,其重量和钱文都是五铢,所以称为“五铢钱”.
到西汉后期,地主阶级日益腐朽,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农民纷纷破产,大量沦为官私奴婢,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及至成、哀二帝时,农民起义的烈火,大有燃成燎原之势。西汉王朝对此十分惊慌,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早有觊觎帝位野心的王莽,破门而出,袍笏登场,代汉称帝,建立了“新朝”.他一上台,便搬出《周礼》作为根据,进行托古改制,企图以此来摆脱政治危机。而改变币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王莽篡权的十几年间,曾多次改变币制,铸造新钱。他先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造错刀、契刀、大钱(即大泉)三种新币,与原来的汉五铢并用。随后又废除错刀、契刀,下令收禁五铢钱,另铸一种小钱(即小泉),与保留的大钱一起行用。此后,王莽又发行“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货币的种类更见其多。“五物”是指铜、金、银、贝、龟甲五种质地;“六名”指泉货、贝货、布货、银货、龟宝、黄金六种名称;“二十八品”即二十八个品种,比如,仅泉货就有六种。榆中“大泉”钱范所铸的大泉五十铜钱,就属于泉货一类,直径为当时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每枚值五铢五十枚。
由于王莽发行的货币种类杂乱,换算繁琐,比值也极不合理,致使货币失去了价值尺度的职能。不仅如此。他每次变换币制,都是以劣顶优,而钱币的面值不变,因而使被换钱币的实际价值大减。结果引起物价飞涨,币值狂跌,王莽借此掠取了大量财富,而广大农民和工商业者则纷纷破产。此外,由于王莽铸造的币值粗劣,导致民间私铸钱币者蜂起,使私铸钱币充斥市场,尽管有十万多人因此而被罚作官奴、官婢,但是仍然禁不胜禁。榆中出土的这套“大泉”钱范,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盗铸钱币者的遗物。
榆中出土的这套“大泉”钱范,由两瓣组成,一瓣用铜制作,一瓣用砖制作。铜制范板形若方头铁锨,长十九点三厘米,宽十一点二厘米,厚一厘米。范面左右各有一排凹模,每排可铸钱币五枚,两排共十枚,范上“大泉五十”的字样清晰可辨;范面中间有一道二点一厘米宽的阴槽,如同叶脉沟通各枚钱范,用于浇灌铜液。砖制范板型制较大,长四十厘米,宽二十一厘米,厚七点五厘米,正反两面均有两排明显的币印。将两块范板合在一起,由阴槽注入铜液,冷却后即成钱币。据《汉书》记载,王莽每变动一次币制,就使“民用破产,而大陷刑”.由此不难看出,他改变币制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掠夺。其结果必然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市场停顿,生产凋敝,使整个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与此同时,他还连续发动对东北和西南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以致到王莽临死前,“天下户口减半”.因而,王莽改制的丑剧还没演到高潮,他的种种倒行逆施,便触发了席卷全国的赤眉、绿林起义。长安市民响应义军,攻入渐台杀死了王莽,结束了罪恶的新莽王朝,也宣告了王莽改制骗局的彻底破产。榆中县出土的这套“大泉”钱范,就是王莽在货币领域大搞倒行逆施的一个小小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