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甘肃宕昌哈达铺镇,阳光已经能把老街的路面照亮。街中央的一处小路口,牛二成夫妇一起卸下铁匠铺门板,孙子和外孙为了好玩争着在炉膛里生火。呼哧、呼哧的拉动风箱,这风箱从爷爷那时起就在用,八十年前,铁匠铺也见证了红军来到这古镇老街的历史。
“这铁匠铺有四代了,我爷爷那会儿还给红军打马掌、做马鞍,我现在还是打马掌,现在没多少人需要马掌和农具,这铁匠铺,也就到我这儿了。”
牛二成家的铁匠铺是哈达铺唯一坚持下来的传统作坊,尽管生意日渐萧条,但他依旧干着老本行。老牛说,继续坚持的原因不是外界说的什么“难以割舍的记忆”、“为了让老手艺继续传承”,纯粹是自己除了打铁不会干别的,因此也只能勉强支撑,到了打不动的时候,铁匠铺也就关张了。
铁匠铺隔壁是一处在红军长征中意义深远的老房,门口有石碑,房檐下挂着两块牌子--“哈达铺镇邮政代办所旧址”、“红军长征哈达铺《大公报》发现地”.
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带着红一方面军约1.4万人来到哈达铺。休整期间,在这处邮政代办所发现的《大公报》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八十一年过去,哈达铺老街依旧安静,这条老街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原貌保存最好的街道,又被当地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这几年推广红色旅游,老街两侧墙壁上又多了不少红军宣传标语。虽然红色旅游带给居民一些收入,但那些曾在老街遍布的传统作坊一个个消失,仅剩牛二成的铁匠铺做着最后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