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一直是民国高等学府最集中的地方。
那个年代,还没有全国统一招生的条件,各高校通常只能自主命题招生,还得花钱在报纸上提前登广告,吸引学生上门投考。
这些高校和旗下的附中、附小一起,不仅教书育人,还促成了一个个蓬勃发展的“高校经济圈”:在它们周围,总是有五花八门的补习班,老师课余时间可以去赚点外快。上了补习班,自然就有做不完的题。别以为民国的补习班很悠闲,“题海战术”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万能的。
比起现代动辄好几页的高考试卷,民国时期的考卷多半短小精悍,甚至只有几道题。
那个年代,代数、几何等被视为西学,许多高校都会用英文出数学题,加上必考的外语科目,英文不够好的人是很难考上大学的。此外,民国私立教育繁荣,有各种教会学校、外商学校,考卷除了文史科目,其他的基本上是用英语出考题。
实在搞不定,你可以和众多焦虑的民国理科生一样,投入文科的怀抱。于是,高校里的文理比例就失衡了。根据国民政府的数据,192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为25198人,文科生占73%;1930年,文科生比例增至75% .
此外,时事通常会在考题中占不小的比重。1925年北京交通大学的时事题是《中俄邦交恢复论》,1926年北京私立民国大学的时事题是《试分述中国之外患与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