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作的《读山海经》诗中的几句。在诗中他把精卫、刑天相提并论,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如今“精卫填海”的故事人们早已熟悉,而刑天的故事则相对陌生一些。
刑天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山海经》中记载,刑天是炎帝的部属,参与同黄帝争夺天下的战争,结果战败,被黄帝派其臣贰负将刑天斩首,葬在“常羊之山”。刑天被斩首以后仍不屈服,依旧拿着盾牌和大斧同黄帝作战。千百年以来,人们都把刑天当作我国古代的战神和敢于反抗压迫的代表人物,一直加以歌颂。然而,刑天葬首的“常羊之山”的具体位置却始终是个难解之谜。
日前,记者赶赴西和参加“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挂牌仪式,在这次会上,记者意外获悉西和县老一辈学者赵殿举(字子贤)曾有文章论述此问题,其子赵逵夫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又连带解决了氐人起源、古代神话所说的“雕题”人同刑天和氐人的关系等问题,终于破解了“常羊之山”的具体位置。赵先生认为,《山海经》中所说的“常羊之山”就是今天西和境内的名山—————仇池山。
刑天是氐族首领
我们抵达西和的第二天,正是农历的正月十五,西和人在县城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社火汇演。来自西和各个地方的社火队,用他们的锣鼓声展示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喷火的狮子、三个头的巨龙、罕见的春官说唱、悠扬的山歌演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我国著名的先秦文学研究专家赵逵夫教授是西和人,学有家传,这些年对西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保护、发掘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他对赵子贤先生的《刑天葬首仇池山说》一文加以笺注,又写成了不少关于刑天的文章,《刑天葬首仇池山—————兼论“奇股国”、氐族地望及“武都”地名的由来》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和的几天里,记者就刑天和仇池山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赵先生。赵先生认为,刑天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位氐族部落首领。“他是炎帝的后人,曾受炎帝之命创作了扶犁之乐、丰年之咏。可见,刑天是个能文能武的人物。”
关于刑天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反映了我国先秦时代的历史、地理、民族、史前习俗等内容。同时,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赵逵夫教授在他父亲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关于刑天的故事发展情节:在上古时期,炎帝同黄帝争夺天下,作为炎帝的部属,刑天自然也参加了这次大战。结果炎帝一方战败。这场远古时期的人类战争极其残酷,炎帝的部属遭到了严酷的惩罚,刑天被一个叫贰负的部落首领及其部下危,砍去了头,但他仍然“以乳为眼睛、以脐为口,一手拿着盾、一手拿着斧”同黄帝斗争,最后黄帝命人砍去了刑天的一条腿,并且把他绑到了疏属之山顶的大树上。他的头就埋葬在“常羊之山”。
常羊山就是仇池山
经过长期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刑天死后,埋葬其头的常羊山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仇池山。
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有一个奇股国,这个国家就是刑天和黄帝争神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长着三只眼、一条腿。他们的眼睛有阴有阳。
赵逵夫教授认为,之所以把“常羊之山”认定为仇池山,主要理由有3条:其一,《山海经》中对常羊之山位置的描述,和仇池山的方位相符;其二,常羊山在古代的华阳国内,古代民间传说记载,有娇氏女“女登”感应神龙于华阳之常羊山。而伏羲为龙神,古代传说生于仇池。则有娇氏女所感应的神龙的常羊山无疑就是仇池山;其三,仇池山在古代又叫仇夷山、仇维山,而“仇池、仇夷、仇维”和“常羊”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依据这些理由,可以基本确定常羊山就是仇池山。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