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族人的扩散。定居族人在生存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以董家庄或董家山为中心自发的向生存条件好的方向扩散。董家山是族人移向川区,移向土地开扩之地。董家庄族人一是向南往河边移动,利用水力,发展粮油加工工业;二是漳河川水区是漳县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因此,族人沿川区东西方向移动,移向县城、三岔、蔺家庄、贯底下等地。三是向城市移动。以求学、发展工商业,打工等在省内移向兰州、定西、天水等城市。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动,移向东南沿海城市和新疆等地。向城市扩散这是很长时间人口迁移的大趋势。
4、创造了漳县山川过度带的农业文明
进入漳县的董姓族人,在董家山、董家庄定居以后,在繁衍生息的同时,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与其它族人共同创造了漳县文明。
漳县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古文明的一部分,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所谓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闪光点,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到解放前夕,漳县形成了四大文明:盐业文明、农业文明、中草药文明和胜迹文明。董姓族人继承和带入了县域外文明,吸收了域内文明,历数百年反复实践,用心能开释出依山伴水环境下五种农业生产方式,适应于自然,改造了自然,应用于族人,将漳县农业文明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1)作物生态生产方式。作物生产即小农业,是董姓族人最早从事的行业,也是迄今为止县域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董姓族人对漳县小农业的贡献是创立了生命力极强的三增二配一链的作物生态生产方式。所谓三增是土垠增墒、增肥,作物生长增时的耕作方法。土垠增墒是通过集水、歇地、深耕而增多土垠水分。集水像洋芋大垅稀植,使更多降水集中于垅中;歇地是指歇地当年的降水存储于土垠之中,使第二年作物增加用水,两年降水一年用;深耕是用于保墒,保持夏秋降水,秋雨春用。增肥是通过倒荐、混种固氮增肥,通过埋茬增加土垠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垠肥力。增时是适时早播,使作物提早生长,合理套种,变一年一收为两年三收。墒饱、肥多,作物生长时间长,庄稼自然高产。
所谓二配是两个合理匹配。一是夏、秋作物合理匹配,以免夏作或秋作种植过分集中因夏旱或秋旱造成全年欠收。二是山、川合理匹配,山地退耕还林,川地种植作物,山地植喜凉作物,川地植喜温作物,或山地植耐旱作物川地植保收作物,达到山川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谓一链是年际作物之间成生物链状匹配。如冬小麦→小麦套秋作→蚕豆(或混种作物)生物链,蚕豆茬种冬小麦,因蚕豆使土垠增肥达到小麦增产;冬小麦茬接小麦套秋作,因两年三种三收而增产。
三、二、一耕作方法,在用中增加产量,增强地力,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加强了作物与地理环境的适宜性。
(2)农牧结合生产方式。在作物生态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但该生产模式是一个封闭系统,增产潜力仅限于自身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求从外部增加能量。族人发展了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川地种粮山地养羊,充分利用森林草原地区的自然资源,牧业以肥支持农业,农业以作物茎、叶、果实支持牧业,形成农牧之间的生物链条,达到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
(3)农牧林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牧结合的基础上,为了增强生态链之间的联系,发展林业,形成农牧林结合的生产方式。这里的林是指果园,渠边地头的树木,或小片森林,林有自身的经济收益,尚可作薪材,其叶、枝、果实可以作养羊的饲料,避免冬雪复地,春季缺草时羊群大量死亡。
(4)农商结合生产方式。这里商在解放前是指经营粮油加工的水磨、油房和商品流通等行业。商有自身的效益,并以肤皮、油饼支持农牧业,用资金投资农业,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设施,扩大再生产,农牧林业可以为商业提供商品,从而形成层次更高的农业生产方式。
(5)农、学结合的生产方式。所谓学是指知识,农、学结合,就是农业和知识之间的互助作用。族人住地近县城文化政治中心,方便就学,有文化的农民悟性好,接受信息快,农业技术容易掌握尽快推广;文化发展,从政、从教、从工者多,对政策、法律熟习,是自觉的法律顾问,保护农业,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促进农业生产过程顺利运行。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