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寺,酒泉郡,观音山,这三个名字就这样连在一起。
历史上的金佛寺是"先有寺而后筑堡".这里的佛教寺院,大多兴建于唐、宋时期。而到了明朝时,由于西部边塞战乱不息,为巩固边防,朝庭令肃州卫在此争战要地修筑城堡,即以寺名称之为金佛寺堡。至20世纪50年代初,金佛寺堡仍是一座建筑完备的古堡。
现在"百年古镇"采访组兴冲冲赶去,访谒这个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却失望了。那个传说中巍峨壮观的金佛寺堡已不见踪影了。
如今镇政府所处的位置便是过去金佛寺的所在地 金佛寺镇复建的魁星楼 "淘金客"捐钱修寺庙
2013年6月29日,我们从清水镇途径祁连山脚下的沿山路,来到金佛寺镇。
据《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唐朝时,山内已有多处金矿,酒泉地方官府亦向朝廷缴纳黄金。
今年76岁的观山口村老支书薛长恩,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对于金佛寺一带的历史变迁,薛长恩从父辈们那里有一些了解。他说,从金佛寺以南祁连山的观音山口入山,沿观山河谷,翻越祁连山,可进入青海。山谷中有许多天然形成的桥,下面是纵深的河谷,而地面连接未被冲毁,可以供人畜行走通过,人们称之为"天生桥".众多商人经观音山口入山翻越祁连山,前往青海、西藏,或者更远的地方。
大河谷中有黄金。每到春夏之际,农民成群结队进山淘金。官府鼓励民间淘金并从中收取税金,使得淘金业在这一带逐年兴旺。老人回忆,"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经常进山打柴,南山里有很多山洞,是淘金的人挖掘的!"
淘金人能从山里挖出大金块,于是有人提出淘金客捐献金银修建佛寺,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人们纷纷捐金献银。
薛长恩老人讲一个传说:在佛寺筹建的时候,当地一位老人早晨出门时,忽然发现远处一位身着黄衣的神人在慢慢走动,他觉得奇怪便悄悄跟踪察看。走着走着,看到神人突然站住不动,老人细看发现是一尊金色的佛身,刹那间金光耀眼,瞬间即失。老人惊奇,告之别人,于是,准备修建佛寺的人们,就决定在神佛消失之处建寺塑佛像。
关于这个传说,在《重修肃志新志》里也有记载:金佛从山口步至此处,见人而止,遂修寺。由于此处修建的寺院,将所塑释迦牟尼大佛,用沙金铸成佛心,又以泥金妆饰佛身,大佛金光闪闪,人们遂将此寺称名为金佛寺。从此,淘金客和过往商人及周边居民,络绎不绝来寺叩拜金佛,使金佛寺香火鼎盛,闻名遐迩。金佛寺成了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经往观音山入山的重要门户。
明初筑堡固边防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下 令对西北边陲重镇酒泉行扩建,城址扩大一倍。并令肃州卫在交通或争战要地修筑城堡,地处交通要冲的金佛寺也被确定建立城堡,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完工。
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金佛寺堡,设在近山极冲中地,土城周围二百四十丈,东至镇夷所属清水堡五十里,南至临山一十五里,北至井田庄四十里,西至洪水坝河六十里。"
酒泉中学历史老师何端中介绍,其实,由于常年战乱,早年所建的金佛寺已毁于战火,但它在当地的影响却比较深远,加之新建的城堡在金佛寺遗址的南侧,所以这个城堡被命名为金佛寺堡,金佛寺的声名得以延续。
"金佛寺堡建立初期,以屯兵为主,除步兵外还配有骑兵。"何端中介绍说,同治年间战乱,不仅城堡被毁,很多庙宇也被破坏。光绪年间,对金佛寺堡进行了维修扩建,形成了一座比较完善的军事城堡,和以金佛寺为中心的庙宇群,同时金佛寺堡也成了酒泉沿山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
清代顺治、康熙、嘉庆年间,均维修补建过金佛寺堡城头及周围庙宇,整修改建了防御设施,使该城堡更加牢固,为保卫肃州,维护地方治安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金佛寺镇文化站老站长段志荣介绍,金佛寺堡作为古丝绸之路上南线的一个重要驿站,文化、经济历来比较繁荣。解放初,金佛寺堡为河西区人民政府驻地,其后区、乡、公社政府一直设在这里,1986年2月改为金佛寺镇。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金佛寺堡仍是一座完成的城堡,城头庙宇林立,堡外古刹环抱,城堡东南角还建有一座三层的魁星楼。其后,古堡被逐年拆毁,到20世纪70年代,金佛寺堡已不复存在。但金佛寺地名一直未改,沿用至今。"段志荣说,现在镇政府所在的那一片地方,就是当时金佛寺的所在地,也是后来金佛寺堡的中心位置。
古堡遗存"魁星楼"
今日金佛寺镇,只留有位于镇政府右侧复建的魁星楼。
魁星楼建于明末清初,坐南面北,总高3层,建筑精美。一楼正中雕塑魁星神像一尊,身着盔甲,面北而立,身高约2米,彩绘金身,威武雄壮,令人敬仰。一楼内有木梯可上二层,一二层楼有木地板隔板(二三两层无隔板,内无塑像),四面墙壁布满壁画。
金佛寺镇文化站老站长段志荣介绍,金佛寺堡城头及周围的庙宇从1952年开始先后拆毁,唯独魁星楼得以幸存。那是因为农业合作社初期,金佛寺乡在魁星楼悬挂了一口大钟,由几家商户轮流敲钟,促使社员们集体定时出工。由于钟声洪亮,传播较远,相邻的两个乡的社员也以此为上下工的信号。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用途,魁星楼才在拆庙高潮中幸免于难……
2002年,当地企业家出资,在遗留的土墩台上建起了新二层起脊古建式魁星楼楼阁。2005年,又在楼阁中雕塑了魁星神像,使魁星楼得以完善。
在金佛寺镇文化站负责人的陪同下,我们沿着侧面的楼梯,登上了魁星楼,一尊"举其斗而起其足"的魁星神像立于正中,他眦目龇牙,一足直立,一足后踢,一手捧斗,一手搦笔……看起来形貌十分狞厉可怕,但用"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来形容这尊神像实不为过。
金佛寺的魁星再次"浴火重生",成为当地人们愉悦心灵、抚慰梦想的又一胜景。许多勤奋读书准备迎考的学生,或参加其他各种考试的成年人,虽不迷信,但愿意一拜,以放松紧张的情绪。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