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诏书用令五十条
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都会对当时墙上大量标语之类的宣传品有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仍可以在一些地方看到一些宣传口号、墙报或公告栏。时代不同了,其内容也不同了。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写在墙上的东西。如果说这种东西可以上溯两千多年前,并且有实物可以证明,只怕许多人都会对它产生怀疑。两千年前,就会有这类墙上标语,并且能保存到现在,可能吗?但是,这种情况确实发生了,并且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存在。这就是保存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国宝级文物--"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俗称之为"墙皮题记".
该题记1992年出土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倒塌的房屋之中,出土时断为两大段,字面反扣于下,经过专家的耐心仔细整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块长235厘米、苋45.7厘米的墙皮。它首先在墙皮上涂抹一层白灰,然后再用黑墨画出边框,用朱砂绘以界栏,最后用毛笔写成。现存文字(隶书)101行。"太皇太后"和"制曰可"均抬头顶格,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颁布该诏令的起因,以太皇太后诏书的形式出现;第二部分为诏令内容,共有五十条,现存49条,每一条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诏令本条,下部为对诏令的具体解释;第三部分为诏令下行后有关人员颁布和推行诏令的记录,反映诏令的传行经过,表现了汉代诏书向全国颁布的方式。
大致内容是:元始五年(公元5年),太皇太后有感于风雨不时,阴阳不调,要求百官举止动作务顺时令。而当时掌实权的是太皇太后的侄子王莽,受熟悉《礼记》刘歆的影响,于是就从《礼记》的"月令"篇中抽取其精华,成五十条"月令".包括春夏之时不得砍伐树木、打猎、捕鱼,不能捣鸟巢、取鸟蛋等等。因为此时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冬天不得修城郭,不得动土三尺以下。因为冬天是万物藏闭之时,不可触发地气。其内容虽然是纯粹从文献中摘引出来的,但是有一些内容却同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环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孟春月令的"禁止伐木",其解释为"谓小大之木,皆不得伐也。尽八月草木令落,乃伐其当伐者".当然它不如文献全面,对突然死亡者所需棺木,则不合家欢时令限制。
由于题记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当时的文献来的,所以对古文献的研究大有帮助,如它的五二条,同《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都有相似之处。经过对之比较,不仅可以纠正文献的错误,而且也可以探讨它同三书的关系。"月令"同《淮南子》的区别最大,从中可见《淮南子》在汇集《礼记》"月令",当本于《吕氏春秋》,《礼记》之"月令"篇是经刘歆之手,采用当时流行的"月令"版本而成。所以它既有别于《吕氏春秋》,又有别于《礼记》,实际上,应该说《礼记》更接近"月令".
由于该墙皮题记保存比较完整,详细地记录了"月令"的起草和颁行过程,对于研究汉代的各种典章制度很有帮助。最后,记录了诏书传到敦煌,再由敦煌太守下发的时间,这就为我们探讨汉代时诏书传达所需的时间提供了确切的证据。据其内容,诏书由颁布行到由敦煌太守接到一发历时67天。
二、两千年前的私人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边塞紧急的军情衬托出家信的重要与珍贵。司马迁《报任安书》作为汉代的上乘之作,为后人称道。而汉简之中,也有许多是属于私人书信的简牍,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汉代的书信格式,变可以看出边塞生活之艰苦。不过,由于是写在木简上的书信多因木简的不完整(残缺)和字迹残泐而不甚全面,不能窥其全貌而成憾事。而在1991年出土在悬泉置遗址中的帛书,却因其保存完整而成为难得之珍品。
该帛书,长34.5厘米、宽11厘米。出土时对折而成为小方块。如果不是将倒出去的土用筛子过一遍,只怕还发现不了它。因为,严格说来它是在1991年夏天用筛子筛出来的。由此不难看出,考古这一工作是需要多么的认真,一不小心,将会与珍品失之交臂。
这封书信是用毛笔写在素帛上的,先横二折,再纵三折,折叠时字迹反印明显。实有文字10行,多者44字,少者6字。除最后一行外,均用工整隶书写就,后一行则为草隶。内容是元给子方的一封私人书信。汉简中的人名有许多都是省去姓氏的,仅有名字,所以我们也就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元(人名)在信中主要有三件事需烦求子方:一是元在敦煌从军,不能随便擅离职守,敦煌当地又不产当时一种叫做"沓"的鞋子,希望子方代为购买;二是元代吕安求子方刻一方七寸御史印,印文为"吕安之印";三是,元又嘱子方"郭营尉"寄给的200元钱,是想买一把"善鸡"(打得响)的鞭。当然这些东西,又都要想办法给元带回来。由其内容和出土时折叠情况来看,可能是私人夹带的书信,不慎丢失在了悬泉置,并没有真正地传送到收信人手中。通观帛书,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用词朴实,言简意赅,充分地表现了汉代社会一般市民阶层的生活状况。是研究书信史和汉代社会生活的绝佳原始史料。
三、传车亶舆簿
1991年在兰州召开的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使正在发掘中的悬泉置遗址蜚声海内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当然,能准确地确定一个汉代丝绸之路通道上的驿站,也不能不说是一大发现。悬泉置遗址的发现与确定,为探讨丝路走向和邮驿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悬泉置遗址,就是当时的一个重要驿站,简言之是当时为过往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待站。主要任务是为过往人员提供住宿、饮食和车马等项服务。此外,还负责东西方邮书的传递。为此悬泉置就必须配备一定数目的车辆和马匹。而"阳朔三年传车亶舆簿"就反映了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悬泉置车辆的配备情况。因为悬泉置的规模在不同时期有一定的变化,仅就马匹而言,有时定额是36匹、38匹,有时是40匹,有时是42匹。车辆的多少也是如此。该册书则代表了阳朔三年这一时期的情况。该册书由10枚简组成,简牍有一些残断,但基本面貌仍存。前9枚简汉代称为"札",后一枚当时称"两行".长度在汉代一尺(约今23.1厘米)左右。从其记录来看,当时悬泉置共有传车6辆,亶舆3辆。其中一辆传车在敦煌,两辆破损严重,已经无法使用。从对车辆使用与完残、新旧情况的详细记录,我们也可以看出汉代管理制度的严格。如其中的第5辆车,车厢完好,车轮严重扭曲,破损严重,车辐有四条断了,已经无法使用。可见当时的记录是多么的细致。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