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府本淳化阁帖》是明刻《淳化阁帖》中的佼佼者,以其最得送拓本的原貌,被称为阁帖中的"善本".又因其帖石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阁帖》刻石,被国家文物局定为过百级文物。
《肃本淳化阁帖》的祖本是宋本《淳化阁帖》。宋太宗赵炅是送代帝王家中第一位书法家兼收藏家。他非常喜爱书法,善写篆隶、八分、草、行楷各体,留下的书法作品较多。《至道御书法帖》十二卷,收入宋太宗书作六十多篇,宋在平定后蜀、吴越、南唐时,特命将各国宫廷旧存翰墨悉数撵送京都汴京,甚至连同当地着名的书画家请到京城,后又屡次下诏天下购求历代逸书,致使众多前贤翰墨多聚于宋之内府。
号称集书法之大成的《淳化阁帖》,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摹勒成的帖。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出内府所藏历代墨宝,命翰林侍书王着鉴选编次成卷,用枣木板摹刻成帖。因刻成于淳化年间,故名《淳化阁帖》,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特建秘阁专藏。
《淳化阁帖》的编纂者王着,是唐朝宰相王方庆的后代。王方庆为王羲之家族后裔,素习右军书法,并保存有较多的二王书作。曾向武则天进献王氏一门书韩十通,于武皇万岁通天元年钩拓为《万岁通天贴》。王着字知徽,"善攻书,笔迹甚媚",颇得右军书风。原在后蜀孟氏王朝为官,宋平属后,迁于京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加着作佐郎、翰林侍书,更值御书院,对太宗学书颇有帮助。及至编制《阁贴》,王着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据《宋史》本传称,箸卒于淳化元年,下距法贴刻成尚有二年,是贴未成,而着先亡。
《淳化阁帖》卷贴浩繁,内涵丰富,包括篆、隶、草、行、楷各体,是宋元以来学习书法的范本,也是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资料。全贴共分十卷,第一卷、《历代帝王法帖》,收进自汉章帝至唐宗等十九家书法,其中以章草和唐太宗草书具有较大的书艺价值。第二至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收入自东汉至唐代六十七家的书法,几乎展示了从公元二世纪到八十纪长达七百年间个着名书法家的作品。其中有被誉为"草圣"的东汉芝的"一笔飞白"和有"银钩趸尾"之称的西晋索靖的隶草,他们都是甘肃人,这对探索我省书法艺术的源流和发展,尤为可贵。第五卷为《着家古法贴》,收有自苍颉至张旭等十七家的书作,虽然其中一部分书法为伪品,但也有可供借鉴的佳作。前五卷共收进一百零三家计一百八十五帖。六至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收进二王法书二百三十七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学遗产。
《淳化阁帖》的特点之一,是收进行草书特多。草书兴于秦代,因秦朝后期征战频繁,刑法严峻,官书烦冗,故为隶草以趋急速。到东汉章帝时,京兆杜度为齐相,善草书上章奏,称为"章草".其后的崔瑗、张芝、皇象、索靖、王羲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草书大家。
草书之所以千古不移,蔚然成风,还在于它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历代评论家称草书之势"宛如银钩,飘若惊鸾",如"玄熊对踞,飞燕相追","或大鹏搏风,长鲸喷浪,悬岩坠石,惊电遗光".梁武帝萧衍对前朝着名书家的书法作过简要、形象的评论:"张伯英书,如武帝爱道,凭虚欲仙。"汉武帝学道求仙而没有成仙,张芝作书出神入化,被列入"神品",成为"草圣"."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到了唐代,唐太宗雅好王羲之书,赞为至善至美,包括《兰亭序》等名作在内,共收得右军翰墨上前卷,藏于御府。《淳化阁帖》大量收进二王书作,表明宋代崇尚草书之风依然十分浓厚,并且一直影响到元、明各代。《淳化阁帖》中绝大部分书法是前代名人的书札,而古人写信多用行草,这也是《阁贴》多行草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淳化阁帖》刻成之初,枣版藏禁中。惟亲王及大臣进登二府者,得赐一本,后不复赐,罕有传出,极其难得。记得1996年,日本友人组织了一个"淳化阁贴考察团"来省博参观考察,在举行座谈时,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淳化阁帖题款的"奉圣旨模勒上石",而《素府本淳化阁贴》序言则说"用枣木板摹刻成帖",二者间是否相矛盾?我们认为,宋原本《淳化阁帖》用枣木刻版,前人多有记载,所谓"模勒上石",只是一句习惯用语。《淳化阁帖》刻成日久,木有破裂,用呈银锭形的木条加固,所拓之帖称大银锭本,后小处也有拆裂,复用小银锭加固,所拓之帖称大小银锭本。这是用枣木刻版的又一证据。
由于原本《阁贴》拓本的稀少,加之枣本雕版毁于火灾,于是翻刻之风大兴。依其时间先后有:宋仁宗庆历中,刘沆知潭州(今长沙市),出淳化官帖复增人王蒙、颜鲁公各帖,篆刻为十卷置郡斋中,称《潭帖》或《长沙帖》;仁宗嘉佑年间,尚书潘师旦以《淳化阁帖》为主而参入别帖,辑为二十卷,刻于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官邸,称为《绛帖》。潘氏卒,二子分割,长子得上十卷,因负官钱,没入公库,绛州守重摹下十卷以补足,幼子得下十卷而重摹上十卷,亦成一部,于是《绛帖》有公私二本。靖康之变散佚,后重摹者甚多。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以《淳化阁帖》枣版已毁,且标题有误,摹刻不精,诏取内府墨迹,命龙大渊更寂编次,摹刻十卷。其标题、年款皆由蔡京所书,刻石于大清楼,称《大观帖》或《大清楼帖》。此外,还有不少摹刻本。
宋南渡之后,很快又兴起一股刻帖之风。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以御府所藏淳化原拓翻刻十卷,置禁中。卷尾题"淳熙十二年乙巳岁二月二十五日修内史恭奉圣旨摹勒上石"卷数行次皆与《阁帖》同,世称《淳熙修内司本》。南宋末帝昂南狩时,携内府帖石至泉州,将渡海,埋于地下,后其地为马厩,传称"马房光怪,群马惊怖,"发之得此帖。人称《泉州本》,又名《晋江本》,俗称《马蹄帖》。南宋权相贾似道翻刻《淳化阁帖》一部,藏于半间堂,称《贾刻本》。有人认为贾氏本不是刻本,而是收藏的淳化原本。笔者曾风到贾似道本的影印本,笔画较细而清秀,不同于笔道较粗而遒劲有力的《肃府本》或其他《阁帖》本,故贾氏本应是重刻本。
明代重摹《淳化阁帖》,颇具影响的有四家。嘉靖初年,吴郡袁(耿+衣)(字尚之)得贾似道本,重刻十卷,首尾皆同贾氏本,重刻十卷,首尾皆同贾氏本,惟刻有贾似道、周密藏印及袁氏自跋。此本传世极少,不易见到。嘉靖四十五年,上海顾从义(字汝和)借潘允谅购自袁尚之的贾似道印记和原银锭纹。每页加宽多刻一行,末尾刻周密、文嘉和顾氏等跋,称《顾氏玉泓馆本》。此本比贾氏本字画稍肥,摹刻甚佳。笔者曾在镇江市博物馆见到一部,前面盖有顾从义印章,是该本刻成后顾氏留作自赏的初拓本,纸墨俱佳,无丝毫缺损,清新悦目。明万历十年,上海潘允谅(字寅叔)以所藏贾似道本《客帖》,自刻于五石山房,未成而卒,其子晋龙继成于万历十一年,称《潘氏五石山房本》。末尾有其史允端、子委龙的跋记,述刻帖始末,此本卷帙规模悉如贾本,只是笔画略瘦而已。而其中最具影响的明摹《阁帖》,首推刻于兰州的《肃王府本》。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