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人是没有了敬畏 才没有了底线

时间:2013-10-22 08:03来源:芒果画报 作者:王畅 点击: 载入中...

易中天

 

  沉寂几年后,易中天出书了。


  易中天打算花五年的时间,将中华历史梳理一遍。他的中华史由一个个故事组成。"我这叫打"坎儿井",下面水渠是通的,地面一个井,隔一段地方打一口井,隔一段时间再打一口井,我是打井的,很多地方会跳过去,我是不通的通史。"对此赞之者有,说其"贱"的人也有。然而,在貌似哗众取宠的背后,66岁的易中天其实一`直持守着对学问的恭谨,深怀一份对历史文化和文化背后的共同价值的恭敬心。


  他一直隐居在江南小镇,每天写作15个小时,仅仅为了完成第一卷书稿就耗费10个月之久。"有的时候,突然一下灵感来了,收都收不住啊。那个时候,我就会放弃电脑,因为打字速度跟不上了,我就拿纸,拿笔,飞快的,用很潦草的,只有我自己认识的笔记,有的时候过两天我自己再看,我写的是什么字啊?也有不认识的。飞快的写下来,也不字斟句酌,不保证语气的通畅、文笔,先把意思弄下来,那是非常亢奋的状态,有时候会睡不着。所以我得吃药,是安定片。"


  2012年3月,易中天开始筹备。一年之后,易中天带着他的《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来到了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馆会议中心,易中天一袭黑T恤,站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着他的中华史,激动的时候,拿着话筒的手不时微微抖动,台下座无虚席。


  会后,易中天接受了《芒果画报》的采访,为我们娓娓道来他的书和他理解中的中华文明,对当下更是慨然于道德敬畏心的丧失威胁。"一个人,哪怕他学问大得跟钱钟书似的,也没必要对他点头哈腰,人,无论贵贱贤愚,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然而对于人类的文明,以及那文明的传承方式和传承载体,却应该有恭敬之心。这也是一个民族有没有出息的标尺之一。"

 

 

  人生来"不平等",却要人格"平等"

 


  公元前599年,卫献公请两位大夫吃饭。两位大夫依照礼节,衣冠楚楚准时准点来到朝堂,恭恭敬敬地等在那里。然而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太阳快下山了卫献公还没露面。最后,才发现他在园子里射雁。而且见了两位大夫,居然不脱皮冠就跟他们说起话来。这两位大夫极为生气,怒不可遏,便发动兵变把献公驱逐出境,十二年后才让他回国。


  易中天在书里详尽地描写了这段历史。献公见大夫未免冠,这是严重的失敬。皮冠,是戎装,所以,臣见君,君见臣,即便是战争中,也至少要免冠。不摘皮冠,就是把对方当作仇敌或者野兽,请客吃饭而着猎装,更是公然的羞辱。


  此事发生时,晋国国君问他的乐师:"卫国人驱逐了他们的国君,是不是也太过分了?"乐师说:"恐怕是他们的国君太过分。国君,是人民的希望。如果人民失望,那又何必要他?老天爷爱民如子的,上天为民立君,难道是让他骑到民众头上作威作福?"


  易中天感叹这话说得好,"掷地有声,应当喝彩。君君臣臣,应该相互尊敬,实为长久之计。"


  "西周封建建立了制度,国家和国家是相对独立的。周天子把这个国封了之后,他不管、不干预你的内政。只要你承认他是天下共主,象征性的交一些管理费就算了。大夫的家,对国君来说也是独立的。庄子,讲自由,也讲平等,除了儒家,墨家、道家都讲平等。汉代、唐代的时候,宰相去见皇帝是坐下来的。这是一种君臣之礼。"


  易中天认为尊敬彼此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讲究人格平等。


  "伊斯兰教是很讲究独立、自主、平等的。现在我们都说,伊斯兰规定一夫多妻,当年穆罕默德在《圣训》上规定,是可以一夫四妻。前提是如果你有能力赡养,并给予同等待遇,可以一妻、二妻直至四妻。最虔诚的穆斯林,如果有四个妻子,每个月同房的次数都一样,才算是虔诚的穆斯林。但其中一个妻子,可以有让渡权利。就是说"算了,她年轻一些,需要多一些,我让给她一次。"这是可以的。女的可以主动让,男的不可以不公平的给。虔诚的穆斯林地区,没有真正的一夫多妻,娶不起。我知道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两个妻子住在不同的地方,要每个星期不停的飞,要保证公平。"

 

 

  人是没有了敬畏,才没有了底线的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易中天嘿嘿直笑,"子产不相信神。"


  有一年,郑国发生水灾,国人报告说有龙在城门外的水潭里打架,要求进行祭祀。子产说,我们打仗,龙并不看。那么龙打架,我们为什么要去看?水潭原本就是龙的,它们在自己的地盘里打,尽管随它去!"


  但,前一年的火灾,子产却是进行了祭祀的。他祭祀了水神和火神,迁走了太庙里的神主和大龟,后来还大建土地庙……他只为了安定人心。


  子产信人,敬畏人。


  神重要,还是人重要?人重要。周朝以人为本,神就是人。所以周朝以德治国,完善人权。统治者敬畏普罗大众,普罗大众敬畏普罗大众,人人都敬畏,"那是一个不错的朝代。"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中花了一章篇幅来讲鬼神,易中天想表达的仅仅只是中国人不敬其他,但是我们敬祖先,敬人,对中华文明历史传承、沉定于当下日常生活的共同价值,我们尤其需要有一份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有个特点,它是无信仰的。无信仰的一再被人抨击,但他们不知道无信仰有无信仰的好处,就是他无所谓。西方讲究主,上帝也好阿拉也好,都是唯一的主。我们是没有唯一主的,那就都来呗。你看南宋到明中之间的福建泉州,它方圆三里之内,六大宗教,九种庙宇,比肩而立。紧密挨着,互不干扰。它有所寺庙里面,居然有释迦摩尼,有太上老君,还有块地方是穆斯林做礼拜的。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对于祖先的敬畏之心,祭祖则是统一的。"易中天挥了挥手,一脸认真地说。


  从古代谈到现在,问及易中天当下的这个时代,他有些感慨,"中华文明其实是有它的责任担当,但另一方面又自己失魂落魄,才有所谓道德滑坡。很多人说造假,苏丹红、毒奶粉,是因为信仰缺失。这是不对的,太抬举他们了,这是底线丧失。中国古代有没有造假的,也有。你读孔乙己就知道。但那也只能往酒里掺水啊,不能下毒啊!你现在到了下毒的程度就是底线的丧失,跟信仰无关了。我们现在要管的是底线。所以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而人是没有了敬畏,才没有了底线的。"


  "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在乎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后就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民族如果什么都不敬畏,那就不但难有长进,没准连家底都保不住。"


  "还有什么,比无所顾忌更可怕呢?"最后,易中天感叹道。

 

  这是一个"脚板时代"

 


  芒果画报:您今天下午讲座的时候说中华文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但有读者却说垂危的时候。


  易中天:它不是垂危,它就是关键嘛,我用词是很准的。你要用垂危,小心中宣部找你麻烦。它实际上是这样的,我在总序里讲了一个观点,就是未来世界文明,将是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现代文明,三分天下唱主角。因为只有这三大文明才具有世界性,其他文明不可能产生世界性影响。现在最强势的肯定是西方现代文明,普遍西化。对抗西方文明主要是伊斯兰文明在对抗,很强烈地不希望被西方文明同化。然后我们现在态度不明朗,中国自己不太明白,不太搞得清楚。这个首先得分清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我非常赞同马未都先生的一句话:文明求同、文化存异。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阿拉伯人,要穿袍子,不穿西装,那就不穿西装。中国人说我无所谓,我穿牛仔,那就穿牛仔。这都无所谓,这是文化。文明后面是有价值观,我在总序中提出来,我们要追寻人类的共同价值,我不主张用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这个词西方色彩太浓了,共同价值可以把所有文明都涵盖起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无底线的校园贷当休矣
  • 城市雕塑是否需要底线?
  • 改编再任性也得有底线
  • 历史文化街区的门槛与底线
  • 故宫文创产品应把握底线
  • 所有人都应对上史书心存敬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