铖
一种特殊的兵器,更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我国早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石铖。《诗·商倾》中写道:"武王载,有虔秉铖。"铖是在斧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象形文字中,"王"字就来源于早期铖的外部形状。石铖经常被当作刑具使用,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汉代。古代部落首领在参加祭祀、聚会等重大活动时,都随身携带铖,以示权威。在商周时期,铖作为礼兵器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将接受铖就意味着被授予了军权帅印。出土于甘肃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的一件虎纹铜铖,长23厘米,宽6厘米,重685克;整体似半环,外形呈弧月状。铖身铸成一卧虎,虎背为刃,虎头含銎并有横穿孔。铖身上的浮雕虎纹做翻腾回首状,张口露牙,用嘴衔住杖西风。虎的鼻梁上雕有"王"字。此件兵器造型独特,花纹别致。其铜质与其它兵器比较也有所不同,色白而光亮。它是上层奴隶主行使军政司法大权的信物,其坚锐、华丽,为诸兵器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