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连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4~5世纪,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
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
楼兰探险事记
楼兰探险的起因是一摞掩埋在黄沙底下的像书一样的东西。发现它的商人把它带到了印度,经当地人的鉴定,这是3世纪的文物。当时没有人认识这些古老的文字,是后来才被破译的。但当时引起欧洲探险家们的注意。新疆存在着古代文明城市的消息在19、20世纪传遍了整个欧洲,探险楼兰又成为了当时地理大发现的余波。
提及楼兰的发现不能不提到一个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中国西部的地理发现,使他成为瑞典最后一个被封的贵族。
斯文赫定是一个以测量学为主的地理学家,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冈底斯山就是他标注在地图上的,另外关于西藏的圣图等也是他向西方介绍的。楼兰城的发现也是他的功劳。
1895年,他第二次来到喀什,这次是因为救援在青藏高原失踪的一支法国探险队。在他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有消息说那支探险队由于与当地藏民发生冲突被扔进了雅鲁藏布江里。所以斯文赫定就带着这支探险队到新疆的沙漠地区看看,并没有明确的目的。
5月份他的探险队进了新疆沙漠。这次探险后来被称为“死亡之旅”。到最后由于缺水,探险队就只剩下斯文赫定和他的助手两个人了。斯文赫定挣扎着到达一个水池,并用靴子盛满水带给奄奄一息的助手,两个人才活下来。后来这个水池被命名为“救命的水池”,也叫“斯文赫定水池”。1992年瑞典的探险家来新疆还特地把这个水池的水带回国。那双靴子也陈列在斯文赫定纪念馆里,他的后人还每年寄6克郎和一封感谢信给那个制鞋匠。
那次探险丢失了所有的胶片,斯文赫定就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沿途所见,他一共画了5000多张素描。劫后重生,他又结集了一支新的探险队,继续探险。这样他在沙漠地区发现了第一座古城雅丹。然后,斯文赫定就沿着克里雅河一直前行,最后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横穿沙漠的人。到了北面他沿着塔里木河顺流而下遇见了罗布泊的一个酋长,成了好朋友,了解了很多关于罗布泊的情况。
6年后的冬天,他又重回罗布泊,只带冰不带水,这样的水才不会腐败,对人没有害。他在后来的一本书中提到,这次拜访罗布泊是楼兰城给他的请帖。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从东面进入罗布泊荒原,他的驼队忽然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土堆儿。斯文赫定判断这些不是土堆儿而是佛塔,有9米高,现在已经成为楼兰城的城徽。进行测量之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比之前发现的古城还要大的古城。同时他们还捡到很多文书和文物。回到欧洲之后,证明这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楼兰。第一次把考古发现和正史结合起来了,在当时的考古界引起了轰动。
我来到楼兰
我想如果我能熬到晚上,能点起篝火,喊救命,也能得救,但我当时觉得很丢不起这个人。
2001年1月4日,我们重新到达新疆,在小河墓地,面对着几百根7米多高的木柱,我感觉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历史现场一样。我们在楼兰城附近露营,由于头天晚上发现盗墓人的痕迹,得留下一个人看守营地,以防被洗劫。我当时是队长之一,野外露营经验也比较丰富的,为防止意外发生,我定了一个规定,谁也不能单独行动。
那天我留下来看守营地,他们走了之后,我就到附近去打柴,因为要给出去的同志准备晚上的篝火。当我带着胡杨柳准备回营地时,发现在我的正前方有一座烽火台。当时就感觉自己的血液好像都凝固了,把所有的柴都扔在地上,我就朝烽火台走去。那个烽火台也就距离我有三四公里,相当于北京公车的三四个区间站。因为我从营地可以清晰地看见烽火台,所以也应该很容易走回来,于是我就走过去了。
走近一看,那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建筑,在根部有一块黑色的方方的像枕头一样的石头。我感到很奇怪,因为罗布泊荒原是没有石头的,都是盐碱壳,它不是河滩,没有鹅卵石或别的石头。我很想不明白,于是我把石头放下,爬上烽火台,在烽火台上看了看后,感觉时间不早了,我就下来了,准备回露营地。走了40分钟之后我并没有回到露营地,我就停下来了。因为我觉得不对了,我来的时候看着表,记得清清楚楚的是30分钟,但现在,我走了40分钟,我至少应该看到篝火,看到营地的帐篷,可我什么也没看到。我想我可能偏了一点,于是我就回到烽火台,又走了40分钟,还是什么也没看到。第三趟我就不敢走了,于是我就躺在戈壁滩上,我告诉自己什么也不要想,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半个小时。在那样的环境下,任你有什么本事你也施展不出来。我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录音机给妻子和孩子录了遗嘱。我仔细回想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个烽火台的,怎样看到那块黑色石头的。这些告诉我,我的足迹就在黑石头那儿。于是我就拿了一个胡杨枝把我其他的足迹都划掉,我就又回到了烽火台。到黑石头那果然找到了没有被划掉的足迹,沿着这些足迹我就回到了露营地。这段经历可以更生动地告诉大家罗布泊荒原现在是什么样儿。
(责任编辑:鑫报)
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
楼兰探险事记
楼兰探险的起因是一摞掩埋在黄沙底下的像书一样的东西。发现它的商人把它带到了印度,经当地人的鉴定,这是3世纪的文物。当时没有人认识这些古老的文字,是后来才被破译的。但当时引起欧洲探险家们的注意。新疆存在着古代文明城市的消息在19、20世纪传遍了整个欧洲,探险楼兰又成为了当时地理大发现的余波。
提及楼兰的发现不能不提到一个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中国西部的地理发现,使他成为瑞典最后一个被封的贵族。
斯文赫定是一个以测量学为主的地理学家,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冈底斯山就是他标注在地图上的,另外关于西藏的圣图等也是他向西方介绍的。楼兰城的发现也是他的功劳。
1895年,他第二次来到喀什,这次是因为救援在青藏高原失踪的一支法国探险队。在他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有消息说那支探险队由于与当地藏民发生冲突被扔进了雅鲁藏布江里。所以斯文赫定就带着这支探险队到新疆的沙漠地区看看,并没有明确的目的。
5月份他的探险队进了新疆沙漠。这次探险后来被称为“死亡之旅”。到最后由于缺水,探险队就只剩下斯文赫定和他的助手两个人了。斯文赫定挣扎着到达一个水池,并用靴子盛满水带给奄奄一息的助手,两个人才活下来。后来这个水池被命名为“救命的水池”,也叫“斯文赫定水池”。1992年瑞典的探险家来新疆还特地把这个水池的水带回国。那双靴子也陈列在斯文赫定纪念馆里,他的后人还每年寄6克郎和一封感谢信给那个制鞋匠。
那次探险丢失了所有的胶片,斯文赫定就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沿途所见,他一共画了5000多张素描。劫后重生,他又结集了一支新的探险队,继续探险。这样他在沙漠地区发现了第一座古城雅丹。然后,斯文赫定就沿着克里雅河一直前行,最后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横穿沙漠的人。到了北面他沿着塔里木河顺流而下遇见了罗布泊的一个酋长,成了好朋友,了解了很多关于罗布泊的情况。
6年后的冬天,他又重回罗布泊,只带冰不带水,这样的水才不会腐败,对人没有害。他在后来的一本书中提到,这次拜访罗布泊是楼兰城给他的请帖。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从东面进入罗布泊荒原,他的驼队忽然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土堆儿。斯文赫定判断这些不是土堆儿而是佛塔,有9米高,现在已经成为楼兰城的城徽。进行测量之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比之前发现的古城还要大的古城。同时他们还捡到很多文书和文物。回到欧洲之后,证明这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楼兰。第一次把考古发现和正史结合起来了,在当时的考古界引起了轰动。
我来到楼兰
我想如果我能熬到晚上,能点起篝火,喊救命,也能得救,但我当时觉得很丢不起这个人。
2001年1月4日,我们重新到达新疆,在小河墓地,面对着几百根7米多高的木柱,我感觉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历史现场一样。我们在楼兰城附近露营,由于头天晚上发现盗墓人的痕迹,得留下一个人看守营地,以防被洗劫。我当时是队长之一,野外露营经验也比较丰富的,为防止意外发生,我定了一个规定,谁也不能单独行动。
那天我留下来看守营地,他们走了之后,我就到附近去打柴,因为要给出去的同志准备晚上的篝火。当我带着胡杨柳准备回营地时,发现在我的正前方有一座烽火台。当时就感觉自己的血液好像都凝固了,把所有的柴都扔在地上,我就朝烽火台走去。那个烽火台也就距离我有三四公里,相当于北京公车的三四个区间站。因为我从营地可以清晰地看见烽火台,所以也应该很容易走回来,于是我就走过去了。
走近一看,那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建筑,在根部有一块黑色的方方的像枕头一样的石头。我感到很奇怪,因为罗布泊荒原是没有石头的,都是盐碱壳,它不是河滩,没有鹅卵石或别的石头。我很想不明白,于是我把石头放下,爬上烽火台,在烽火台上看了看后,感觉时间不早了,我就下来了,准备回露营地。走了40分钟之后我并没有回到露营地,我就停下来了。因为我觉得不对了,我来的时候看着表,记得清清楚楚的是30分钟,但现在,我走了40分钟,我至少应该看到篝火,看到营地的帐篷,可我什么也没看到。我想我可能偏了一点,于是我就回到烽火台,又走了40分钟,还是什么也没看到。第三趟我就不敢走了,于是我就躺在戈壁滩上,我告诉自己什么也不要想,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半个小时。在那样的环境下,任你有什么本事你也施展不出来。我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录音机给妻子和孩子录了遗嘱。我仔细回想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个烽火台的,怎样看到那块黑色石头的。这些告诉我,我的足迹就在黑石头那儿。于是我就拿了一个胡杨枝把我其他的足迹都划掉,我就又回到了烽火台。到黑石头那果然找到了没有被划掉的足迹,沿着这些足迹我就回到了露营地。这段经历可以更生动地告诉大家罗布泊荒原现在是什么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