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的这片风景,嗅着记忆中清新的草香,几乎是以跌跑的姿势,我们奔向了巴里坤。放眼望去,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让你就像触摸到童年的记忆一般。像母亲护婴一样,这里被绿色深情地呵护着,滚滚红尘被挡在山外。再躁动的心在这里都可以安静下来。白天,推窗见山,出门踏草;夜晚,仰头就能看到一片密如云团的繁星。梗脖竖耳,静中觅音,你辨不清耳边的声音是繁星的细语还是你内心的自语。那种包裹着你的静美是大气的、久违的、挥之不去的,除了贪婪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和虔诚的闭目养神外,心情可以在此随意放松。
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新疆东北部,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令人好奇的是,巴里坤的地形特征如新疆的地形特征一样,也是三山夹两盆,因而巴里坤地貌有“新疆缩影”的说法。回望西域,远眺东天山,巴里坤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人们,近年来,这里又有了更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新变化。
三塘湖畔 煤海听涛
巴里坤的三塘湖是古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第一要冲,千年的大漠风沙吹走了过眼繁华的烟云,丝绸之路上却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痕迹,故城、洞窟、岩画、关隘、墓葬、烽火台、烽燧线,构成了绮丽的风光。
三塘湖,几年前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它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城北部约80公里处,北距蒙古国仅咫尺之遥。这里戈壁绵延,地形苍凉壮阔。
三塘湖不是“湖”,三塘湖也没有“塘”,却有蕴藏着亿万吨“乌金”的浩瀚煤海。在巴里坤悠久的美名中,以后也许还会有传遍天下的“煤”名。
2009年初春,新疆煤田地质局轰鸣着戈壁深处的钻机,揭开了三塘湖拥有特大型整装煤田的神秘面纱。这个信息对于渴求能源的中国乃至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煤海听涛,就是在世界上最发达的欧美国家,都是令人向往的事情。
550亿吨煤炭资源量,是新疆“十一五”期间新增煤炭资源量的五分之一。据勘探者介绍,三塘湖煤田煤层厚度最大达到65.4米,从三塘湖地下600米深处取出的煤心热量可达到6000大卡,是优质的工业用煤和动力用煤。
地质资料显示,这里在一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海,但古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把沧海变成了荒漠。之后,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可是,清脆的驼铃却没有惊醒地下沉睡的宝藏。亿万年过去了,大自然在浩瀚的三塘湖盆地,馈赠给人类一个特大整装煤田。
三塘湖曾经名动中国,那是因为一位著名将军的女儿在半个多世纪前一次令人心碎的遭遇。1958年9月25日,当时正值中秋节前夕,杨虎城将军女儿杨拯陆和她率领的地质队员们即将完成对三塘湖的地质普查。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暴风雪突然袭击了三塘湖地区,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摄氏度,当时身着单衣正在三塘湖乡东40公里处进行野外工作的“女子石油勘探队”队长杨拯陆和另一名地质队员被困野外。寻找了一夜的人们在次日凌晨发现了已经牺牲的她们。这一年,杨拯陆才22岁。她们留下2万多字的地质普查报告,曾为在三塘湖找到油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天山下 王庭觅音
巴里坤是新疆汉文化的基因库之一,这里深厚而悠久的传统文化,令所有走近她的人肃然起敬。而近年来,在巴里坤又有了重大的考古新发现,这令巴里坤在新疆文化的历史天平上,又增添了新的分量。
曾有新闻说,巴里坤红山口发现大型聚落遗址及游牧民族王庭。2010年7月6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察组一行,在巴里坤红山口实地考察了新近发现的大型聚落遗址及游牧民族王庭遗址。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挖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师生在石围居住遗址里发现了与两年前发掘的外形一样的骨甲片、羊距骨和骨饰。
在遗址现场虽然遗址中的石头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磨砺,但仍可以清晰地看到游牧民族王庭庭院、祭祀台、灶台等分层规划排列的建筑群遗迹,在红山口的三处遗迹从南至北呈倒“品”字分布,其中中部高台位于遗址南侧山坡上的最高处,东、西两座高台分别位于遗址东西两侧的山坡上,非常规则。
这些相互共存的古代游牧文化遗产不久将构成“王庭级大遗址”公园中的重要景点,它们将名扬天下。
在这里分布有广泛的、保存完整的岩画区、墓葬区和建筑遗址区。整体上规模宏大,在东天山地区是面积最大的一片,是最高等级的一片居住址。它从上往下分为七个台阶,每个台阶上都有很整齐的列石。
每个台阶都有砌筑着房子的遗址,顶部是拿石头垒起的祭祀台,这是目前东天山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片居住址,而位于2号区的一条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古代的石砌道路。在西面遗址的山脚下可清晰地看到呈“S”形的古代道路。
在考古现场,一处石围居住遗址内有很多被大火焚烧过的黑木炭竖立土中,引人注目。考古学家认为,这一遗址说明当时已经有木质结构带顶的房屋了。
站在巴里坤红山口遗址的一座小山顶上,望着沿山势分布的多层连排房址,总面积有上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保存相对完整。再联想到聚落遗址和墓葬、岩画,自己仿佛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
蒲类海边 古今交织
巴里坤也称蒲类海,亦称甘露川。驻足蒲类海边,即使外界红尘万丈,在这里耳闻目睹到的仍是亦古亦今的情景。远古和现代在这里神奇的接轨。在夕阳下,行走在丰饶的草原上,哈萨克族毡房、古城墙、大唐故城遗址、古游牧民族的王庭遗址、大月氏的玫瑰庄园都在你远处的视线中。
“天山松雪”、“瀚海鼍城”、“龙宫烟柳”、“镜泉宿月”、“岳台留胜”、“黑沟藏春”、“尖山晓日”、“屯稼堆云”,巴里坤的老八景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当下的巴里坤又有了新八景,即“碧云牧歌”“双城合璧”“奇山圣水”“瑞雪冰灯”“古村凝香”“望海映雪”“王庭聆涛”“百庙大观”。而“大河唐城”是巴里坤古今衔接的一个醒目符号。
唐代的巴里坤繁荣富饶,这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极宜农耕,因此不仅商贾云集,还是一个可屯粮练兵的重地。
临近傍晚时分,“火烧云”红透半个西天,夕阳下,位于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区的“大河唐城”显得格外静美。极目望去,古老的城墙饱经了世代沧桑仍然显得巍峨壮观。走近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大河唐城”,如同看到了古老厚重的历史画面。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