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榆林市神木县的石峁遗址又有了新发现。19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成果,外城城墙依地势而建,城址内发现4000多年前普通人房屋遗址,朝向统一,以家族为单位居住。同时还发现了祭台、池苑遗址,这是后世“皇城”级的配备,这说明石峁城址是一个高等级的中心聚落。
城墙走向复杂 随地势而建 不是四方形
石峁城址的考古成果曾于2012年公布。这处石砌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由 “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构成,始建于4300年前,使用寿命超过300年,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址。
去年联合考古队在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对南北两侧城墙区域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石峁城址外城城墙轮廓有了初步了解。“这段城墙不是四方形,而是随地势而建,走向复杂。”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邵晶介绍。
其中,外城东门两侧城墙位于山脊之上,外侧为自然而成的深沟险壑,内侧是地形开阔的低缓坡地,北侧城墙紧接北墩台修筑,相对整端。南侧城墙接连南墩台建造,发掘长度108.5米,走向复杂,大致自北而南。但南侧的不同段分别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其中还有两段互相平行。邵晶说,这样少见的城墙形状和当地复杂的地形有关。
这里还发现了最早的城墙体系--马面和角台。城墙马面是古代城防体系的重要设施,就是城墙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一号马面是“石包土”的结构,基本呈长方形,长11.7米、宽9.4至10.8米,高逾3米。还发现一号角台与马面建造结构相同,略呈长方形。
城内发现8座房址 白灰面铺设地面和涂抹墙裙
考古人员在位于石峁城址内城东北部,集中发现了房址。在2012年度试掘3座房址的基础上,去年又清理房址5座,有窑洞式和地面式两种,并发现了白灰面铺设地面和涂抹墙裙。
“白灰面铺设地面,是当时北方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风格。”邵晶告诉记者,涂抹墙裙现在都很常见,就是办公楼走道里的墙面,从底部开始向上涂抹的一截绿色。
这次发现的房子最小的10平方米,最大的近30平方米。其中有3房址均为筑土为墙的地面式建筑,朝向一致,门道均西南向,屋外的道路是人工铺设的一层棕红色胶泥土,将3座房址连接。
邵晶告诉记者,从目前发现的8座房址及出土的石器来看,这里是4000多年前集中居住区。这些是普通人居住的房子,一个院落里有多间房子,呈现出家族居住的模式。
惊现三层祭坛 周边分布数座“活土坑”
此次公布的发现中还包括,在距离外城城墙约300米处出土的祭坛和祭祀痕迹,并按地名命名为樊庄子祭坛。
这座祭坛共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圆丘形土筑遗迹和一小一大的两层方台形石构基址。祭坛最底部的石构基址边长约90米,整体高度距现今地表超过8米。在祭坛周边,分布数座“活土坑”,面积3至5平方米。
“‘活土坑’就是祭祀时往里埋东西的坑,”邵晶说,因为还没有发掘,并不知道里面埋的何物。此外,在皇城台门道一侧发现了池苑遗址。池苑就是水池,它现存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大致呈长方形,深逾2米。
记者获悉,祭坛和池苑在后来的各朝代,都不是一般城市能够拥有的“配备”,例如北京天坛和太液池,就是祭坛和池苑的代表。它们是重要城市甚至是“皇城”的必备。
“这说明石峁城址在4000多年前是区域内最高等级的聚落。”邵晶介绍,这个区域是指陕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和山西北部。这个区域出土物一致,是当时石峁遗址能够影响的势力范围。
据悉,今年考古工作者将重点对石峁城址的祭坛进行发掘,探寻这座石城更多的秘密。
又发现6个头骨 女性居多 与祭祀有关
记者获悉,本次还在石峁城址外城东门新发现了6个头骨。
据悉,2012年在外城东门发现了48个人头骨。当时考古人员在下层地面下发现了两处集中埋置人头骨的遗迹。每处均有24个头骨。一处位于外瓮城南北向长墙的外侧;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靠近北墩台。这两处人头骨摆放方式似有一定规律,摆放范围,外瓮城外侧呈南北向椭圆形,门道入口处的遗迹略呈南北向长方形。
这次又在上次发现头骨的附近发现了6个头骨,和上次发现大致相同。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头骨可能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活动或祭祀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