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古城遗址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4日对外透露,近期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北魏盛乐古城遗址中,发掘到一件北魏初期的童子角抵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片)。
这件童子角抵瓦当为灰色陶质,圆形,直径13厘米。瓦当的周边,外侧为忍冬纹,内侧为连珠纹,中间部位底部为网格纹,在瓦当的正中间浮雕有两个胖童子,他们正在进行角抵游戏。其中,右侧的童子用力把左边的童子的头抱住向下压,而左边被压的童子则弯腰抱住对方的一条腿,两个童子正处在难分胜负的相持之中。这两个童子为短发,上身穿着露臂的小褂子,下身穿小短裤,其形象与中国古代佛教净土变中的化生童子略似。
王大方说,经对比研究:这件童子瓦当的时代和浮雕方式,与和林格尔以南70公里外的托克托县云中故城北魏遗址发现的浮雕菩萨瓦当相同,应当为云冈第三期(494年-524年)时期,其功能为佛教寺院的建筑瓦当,属于罕见的考古资料。
角抵又称摔跤,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十分喜爱的竞技娱乐活动。中国古代文献一般将摔跤称为角抵、角觝或角力。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经常为各国来宾表演百戏角抵。
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中国最早的角抵图像资料,是在陕西长安客省庄K140号墓中出土的匈奴角抵青铜饰牌。考古大家金启琮教授曾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材料的对比,得出了中国式摔跤应当源自于契丹和蒙古族。而在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因为角抵摔跤深受人们的喜爱,故将其刻画在器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