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记者王占东发自甘肃永昌
7月23日,地处河西走廊的永昌下起了绵绵细雨,凝含水汽的云雾在绿色苍茫的旷野里低抚盘绕,为大陆高压离去的大地送来久违的清爽。
位于永昌县城关镇毛卜喇村山野里的明长城墙体被雨水打出淡淡的湿润,墙上倔强的小草显得更加的精神,给古老的城墙平添一抹绿色。远远望去,静静的城墙与身边葱茏绵延的田野构成了祁连山下一处让人眼前一亮的风景。
之所以别样,是因为行走在祁连雪水润泽的绿洲里,这里却突然耸立起了城墙,明代的城墙。
永昌县博物馆干部曹生奎介绍说:“在明代万历年间,这里曾驻扎着陕西都督府派遣的大将军毛忠,他在这里负责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的安全防御。”
有关永昌明长城的故事,正跨越500多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眼前。
当天,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牵头主办、金昌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每日甘肃网承办的“贯彻党代会精神各族群众话发展——2017年全国网络媒体甘肃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金昌市永昌县明长城遗址。来自全国50多家媒体的记者采访这段明长城的保护和利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横贯于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东与民勤县大口子以南长城相接,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长城相连,全长约120公里。现存部分大体可分为3段:青山堡至民勤县界为东段,长40多公里。因地处戈壁荒漠,长期风化剥蚀,大部分城垣呈2米高的沙土脊梁。但峰墩基本完好,均为约20米见方的墩堡,外筑长约30米的围墙。中段为金川西至月牙湖,长20多公里。因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风沙侵蚀较轻,保存完好。特别是金川西至毛卜喇约7公里城段,烽燧突起,筑内外双城,原貌尚存,气势磅礴,甚为壮观,是极好的旅游观光地段。西段为信堡村羊庄子至绣花庙,长约20多公里。因地处大黄山北麓,自然风化严重,城垣残缺不全。永昌县境内的古汉、明长城,1981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眼前的这段长城就是保存较好的毛卜喇段。由土夯实而建的高大城墙在田野里绵延伸展,四面用红字标注为“长城”标识的白色四方形桩基,沿城墙脚下约10米开外的地面与城墙平行等距竖立。显然,这段城墙已经划界保护。
记者从现场介绍长城的石碑上了解到,2001年6月25日,这段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生奎对这段古长城很有感情。他说:“我最关心的是如何进一步保护好他。它们能在戈壁上挺立500多年,很不容易,它们承载了很多东西。现在国家出了长城保护的法规条例,甘肃省也正在制定条例。这是一段于明代就地取材而修建的长城,它总体高为5~5.5米高,底部宽4.5~5米,顶部宽2.5~3米……”
说起眼前的长城,曹生奎如数家珍。他介绍,这段长城明代叫边墙,是挡马用的,也叫挡马墙,是抵挡外敌战马的长城,它不同于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上面可以跑车马,是用于作战的长城。
正当曹生奎介绍长城的时候,突然一位女记者指着一段长城问:“那是什么?长城顶上怎么还有一段凸起来的小墙?”
闻听这一提问,许多人的目光聚焦到了长城顶上看似额外增加出的一段略薄的城墙。而此时的曹生奎精神为之一振地看着提问的那个女记者,略显激动地说:“那是女儿墙啊!”
跨越500年风雨的女儿墙,被一个500年后的一个女记者问起,或许本身就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情愫在里面。
曹生奎说:“说起这个女儿墙啊,可是有一段故事在里面的!在明代修建这段长城时,材料就地取材,人工也是以我们永昌人为多,许多家庭的男人在这里修建长城,后方家里的妻子经常提着吃的喝的和衣物来看望丈夫,当看到前面的艰苦和不时遇到外敌的侵扰,妇女们就提议在墙顶部的外沿儿到中间部分再增高一段小墙才好,这样就为男人们在城墙内施工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环境,起码能挡一些突然射进来的弓箭!后来就修了这一段段厚为0.5米、高为1.5米的城墙之上的小城墙!就叫做女儿墙。”
听到这段城墙上的故事,许多记者对这一个发生在永昌的长城故事感动不已。
曹生奎说:“我们今天要保护好长城,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长城承载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其实,关于长城的家国故事,历来就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像豫剧《花木兰》选段唱的那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这些一个个故事,汇聚了民族、国家的力量。
“万历年间,陕西都督府派大将军毛忠来到永昌这段长城驻扎。城墙外绕着主城墙而建的一段弧度的长城就是当时将军驻地的外墙。”曹生奎指着前面的低城墙说,“当时,毛将军的职责就是在这里屯兵屯粮,负责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的安全防御。”
曹生奎说:“多年来,金昌市、永昌县一直非常重视这段城墙的保护,以后的保护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临近中午,我们离开了这里,许多记者还不停地透过车窗去回望那一段即将消失在视野里的明长城。
它不得了,承载了很多故事,挺立了500多年。
有人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回望,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前行。